本書共10章,重點闡述了餐廚垃圾的預處理技術及方法,厭氧發(fā)酵技術制備沼氣,天然氣和燃料電池,制備生物柴油等內容;同時對目前國內外餐廚垃圾的發(fā)展趨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從中凝練了目前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的前沿趨勢,對國內外餐廚垃圾處理的新型技術如提取蛋白飼料技術、制備可降解塑料技術等進行了詳細闡述,有利于讀者把握目前國內外關于餐廚垃圾處理技術研究的科研動態(tài)。
本書可供從事餐廚垃圾處理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資源循環(huán)科學與工程、環(huán)境科學與環(huán)境工程及相關專業(yè)師生參考。
第1章緒論
1.1餐廚垃圾定義001
1.2餐廚垃圾產(chǎn)生量的影響因素001
1.2.1人口的影響001
1.2.2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影響002
1.2.3食品人均消費支出的影響002
1.2.4季節(jié)的影響003
1.2.5文化、民族習性的影響003
1.3餐廚垃圾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及利用價值003
1.3.1餐廚垃圾對環(huán)境的影響003
1.3.2餐廚垃圾的利用價值007
1.4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現(xiàn)狀008
1.4.1國外餐廚垃圾處理現(xiàn)狀008
1.4.2國內餐廚垃圾處理現(xiàn)狀012
參考文獻018
第2章餐廚垃圾資源分布與特征
2.1概述019
2.2餐廚垃圾資源的組成特征020
2.3餐廚垃圾資源的總量和分布024
2.3.1我國城市餐廚垃圾資源的總量024
2.3.2我國城市餐廚垃圾資源的分布特征032
參考文獻035
第3章餐廚垃圾預處理技術簡介
3.1概述037
3.2預分選技術及設備037
3.2.1破袋038
3.2.2脫水038
3.2.3人工分選038
3.2.4篩選039
3.2.5重介質篩選041
3.2.6風力分選041
3.2.7跳汰分選043
3.2.8電力分選044
3.2.9摩擦分選045
3.2.10浮選045
3.2.11彈性分選045
3.3破碎技術及設備046
3.4輸送技術及設備049
3.5制漿技術及設備051
3.6混合技術及設備052
3.7餐廚垃圾預處理系統(tǒng)設計053
3.8餐廚垃圾預處理設備產(chǎn)品054
參考文獻056
第4章餐廚垃圾厭氧發(fā)酵技術與原理
4.1概述058
4.2厭氧發(fā)酵原理058
4.2.1厭氧發(fā)酵理論058
4.2.2厭氧發(fā)酵微生物學060
4.2.3厭氧發(fā)酵的反應過程063
4.3餐廚垃圾厭氧發(fā)酵工藝及流程064
4.3.1餐廚垃圾厭氧處理工藝分類064
4.3.2餐廚垃圾厭氧處理工藝技術067
4.3.3餐廚垃圾厭氧處理工藝的關鍵影響因素072
4.4餐廚垃圾厭氧發(fā)酵工藝設備075
4.4.1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076
4.4.2完全混合厭氧消化工藝077
4.4.3膨脹顆粒污泥床反應器078
4.4.4附屬設備079
4.5沼氣利用國內外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079
4.5.1沼氣發(fā)電技術079
4.5.2沼氣生產(chǎn)天然氣技術080
4.5.3制備燃料電池技術082
4.5.4沼氣利用技術的發(fā)展趨勢083
參考文獻084
第5章餐廚垃圾回收制備生物柴油技術與原理
5.1地溝油與生物柴油086
5.1.1地溝油的組成087
5.1.2地溝油的理化特性087
5.1.3生物柴油的特性087
5.1.4生物柴油制定標準088
5.2生物柴油制備原理092
5.2.1酯化法機理092
5.2.2酯交換法機理093
5.2.3生物柴油制備方法的影響因素098
5.2.4酯化、酯交換反應動力學099
5.3廢棄油脂的預處理工藝及設備101
5.3.1殘渣脫除101
5.3.2膠質脫除102
5.3.3有色物質脫除103
5.3.4水分脫除104
5.4廢棄油脂制備生物柴油工藝及設備105
5.4.1均相催化法105
5.4.2水解催化法107
5.4.3氣相甲醇催化法109
5.5生物柴油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111
5.5.1生物柴油發(fā)展現(xiàn)狀111
5.5.2生物柴油技術發(fā)展存在的問題112
5.5.3生物柴油發(fā)展趨勢113
參考文獻113
第6章餐廚垃圾水熱處理技術與原理
6.1概述116
6.2水熱處理技術原理116
6.2.1亞臨界與超臨界水117
6.2.2水熱技術特點119
6.2.3餐廚垃圾水熱反應機理119
6.2.4水熱處理過程及分類126
6.2.5水熱處理過程的關鍵影響因素129
6.3國內外水熱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133
6.3.1水熱技術的研究背景133
6.3.2水熱技術的研究進展134
6.4餐廚垃圾水熱技術工藝設備136
6.4.1傳統(tǒng)型間歇式高壓反應釜136
6.4.2微型間歇式高壓反應裝置137
6.4.3連續(xù)式高壓反應系統(tǒng)138
6.5水熱技術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展望139
參考文獻141
第7章餐廚垃圾堆肥化處理技術與原理
7.1概述146
7.2堆肥原理147
7.2.1好氧堆肥原理147
7.2.2厭氧堆肥原理148
7.2.3堆肥中的微生物種類和作用149
7.2.4影響堆肥過程的因素分析151
7.3堆肥技術分類153
7.4堆肥腐熟度及其測定155
7.4.1表觀分析法155
7.4.2化學分析法155
7.4.3生物活性法156
7.5堆肥產(chǎn)品的質量和衛(wèi)生要求158
7.5.1堆肥產(chǎn)品指導方針158
7.5.2堆肥無害化指標159
7.5.3堆肥技術指標159
7.5.4堆肥質量分級160
7.6餐廚垃圾堆肥工藝發(fā)展現(xiàn)狀160
7.6.1我國餐廚垃圾堆肥工藝發(fā)展現(xiàn)狀160
7.6.2國外餐廚垃圾堆肥工藝發(fā)展現(xiàn)狀162
7.7餐廚垃圾堆肥工藝設備163
7.7.1翻堆式條垛堆肥設備163
7.7.2發(fā)酵倉式翻堆發(fā)酵設備164
7.7.3塔、倉式(立式)堆肥設備165
7.7.4滾筒式堆肥設備166
7.7.5其他輔助設備167
7.8餐廚垃圾堆肥存在的問題與展望167
7.8.1餐廚垃圾堆肥存在的問題167
7.8.2餐廚垃圾堆肥技術的發(fā)展前景169
參考文獻169
第8章餐廚垃圾綜合利用新技術進展
8.1概述171
8.2厭氧制沼氣最新進展171
8.2.1雙相厭氧反應工藝171
8.2.2混合厭氧發(fā)酵制沼氣工藝172
8.2.3餐廚垃圾厭氧反應器的新進展173
8.2.4沼氣制備燃料電池技術174
8.3生物發(fā)酵制氫技術175
8.3.1生物制氫原理175
8.3.2餐廚垃圾生物制氫技術發(fā)展176
8.4餐廚垃圾制備有機肥新技術178
8.4.1生物有機肥新技術原理178
8.4.2生物有機肥新技術制備存在的問題181
8.4.3生物有機肥的發(fā)展趨勢183
8.5餐廚垃圾飼料化技術184
8.5.1餐廚垃圾濕熱處理制備飼料技術185
8.5.2餐廚垃圾高溫干化滅菌制備飼料技術186
8.5.3餐廚垃圾發(fā)酵及低等生物養(yǎng)殖制備蛋白飼料技術187
8.6餐廚垃圾制備生物塑料技術191
8.7固態(tài)發(fā)酵生產(chǎn)生物農(nóng)藥技術192
8.8高溫炭化處理技術192
8.9餐廚垃圾制備化工原料技術193
參考文獻193
第9章餐廚垃圾綜合利用政策與管理
9.1概述194
9.2餐廚垃圾管理研究進展和政策標準194
9.2.1國外餐廚垃圾管理研究進展和政策標準194
9.2.2國內餐廚垃圾管理研究進展和政策標準199
9.3我國餐廚垃圾管理的主要問題和政策建議200
9.3.1主要問題200
9.3.2政策建議202
參考文獻203
第10章餐廚工程技術與案例
10.1貴陽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204
10.1.1項目概況204
10.1.2工藝流程204
10.1.3環(huán)境效益、經(jīng)濟效益209
10.2昆明市城市餐廚廢棄物處理示范項目209
10.2.1項目概況209
10.2.2工藝流程210
10.2.3環(huán)境效益、經(jīng)濟效益218
10.3徐州市大彭垃圾處理廠(餐廚)218
10.3.1項目概況218
10.3.2工藝流程及方案219
10.3.3環(huán)境效益、經(jīng)濟效益224
10.4重慶市黑石子餐廚垃圾處理廠擴建工程225
10.4.1項目概況225
10.4.2工藝流程225
10.4.3環(huán)境效益、經(jīng)濟效益230
10.5中新天津生態(tài)城餐廚垃圾多元化資源利用模式探索230
10.5.1生態(tài)城餐廚垃圾收運概況簡介230
10.5.2生態(tài)城餐廚垃圾多元化資源利用模式探索230
參考文獻233
附錄:我國各地方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和條例摘要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