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假面劇》記錄了作者奈保爾2009年至2010年間在非洲烏干達等國家的游歷見聞。奈保爾從非洲的中心烏干達出發(fā),先后經過加納、尼日利亞、象牙海岸、加蓬,以及非洲最南端的南非。奈保爾以一個旁觀記錄者的身份,將位高權重的國王、普通的凡夫走卒、外來宗教的皈依者、古老非洲信仰的追隨者的百樣形態(tài)一一記于筆下。
在非洲的各個角落,都有神秘的占卜師拋下石頭,傾聽神諭,與死者通靈,預測未來吉兇。這些神秘的儀式,將人帶回到生命源起之時。無論異質文明怎樣入侵非洲,非洲戴上怎樣的假面,那些古老的文化依然在叢林里固執(zhí)地存在著。
★ V.S.奈保爾最近新作品
★ 21世紀最無可爭議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像福樓拜和海明威那樣,奈保爾善于用最簡單的詞匯去表達最深刻的含義,世間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他的探尋之路中的朦朧使得它更加鮮明。奈保爾做了最棒的展示,讓人對他的非洲之旅身臨其境——《時代周刊》
★ 一個災難的攝影師,一個歷史的聆聽者!丢毩蟆
V.S.奈保爾(V.S.Naipaul),英國當代作家,文化巨匠。1932年生于特立尼達島上一個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英國文學,畢業(yè)后遷居倫敦。
50年代開始寫作,作品以小說、游記、文論為主,主要有《畢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爾街》、《自由國度》、《河灣》與“印度三部曲”等。
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譽,半個世紀里,將里斯獎、毛姆獎、史密斯獎、布克獎、第一屆大衛(wèi)·柯恩文學獎等收入囊中。1990年,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2001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第一章 卡蘇比王陵
第二章 圣地
第三章 著魔的人
第四章 森林之王
第五章 昔日森林之子
第六章 個人的豐碑,個人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