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留學改變?nèi)松袊母镩_放首批赴美留學生紀實》作者在改革開放30年后對當年*批公派赴美訪問學者進行了專項研究,并與其同事對52位學者中的39位以及3位當年負責派遣事務(wù)的官員進行了專訪,本書即是其研究成果的展示和專訪的集輯。《1978:留學改變?nèi)松袊母镩_放首批赴美留學生紀實》以紀實手法記述了1978年改革開放后向美派出的*批留學生的史實。書稿對鄧小平?jīng)Q策大規(guī)模向國外派遣留學生、方毅副總理和教育部長劉西堯著手實施的派遣過程作了全景描述,對一些關(guān)鍵性事件或人物有細致刻畫。
《1978:留學改變?nèi)松袊母镩_放首批赴美留學生紀實》具有歷史價值,又有傳記性,對研究中國近代尤其改革開放后的留學史有資料性、真實性,其敘述公正客觀,沒有現(xiàn)在出版界那些華而不實的噱頭,常讓讀者、學者反感。書中敘述、采訪的對象都是我國當初的教育、科研的知識分子姣姣者,受過良好的完備的知識訓練,日后很多又成為高知,中國科教脊梁。
引 言
優(yōu)秀的中國青年,留學去!
優(yōu)秀的中國青年,留學去!
為了中國的未來和你們自身的未來,留學去!
留學的大潮,在21 世紀的中國涌動。這是涌動著青春、熱情、智慧和志向的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擋的力量向海外世界卷去。
自1978 年12 月26 日起,到21 世紀第一個10 年過去的時候,已經(jīng)有150 萬中國留學生奔向海外。這個數(shù)量遠遠超過過往歷史中幾千年中國留學者的總和。
本書將描繪這股大潮的第一個波浪:起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初的1978 年,這年12 月26 日,第一批52 名學者,同乘一架飛機,經(jīng)巴基斯坦、法國飛越大西洋,前往美國留學。
他們是射向遙遠天際的一道晨曦,由此天將破曉,燦爛的朝霞就要升起,輝煌的旭日隨之噴薄而出。在他們身后,留學潮漲潮了,一浪接一浪濤聲不竭,浪浪相逐,聲勢越加高漲,蔚成中國留學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觀景象。
它的壯觀和奇美,是中華文明在走向21 世紀時綻放出的又一道絢麗風景。
在這個留學大潮中卷起的浪花,最先涌向美國,隨后涌向日本,然后是西歐,再向澳大利亞、新西蘭擴展,接著向俄羅斯、印度、韓國……向世界上一個又一個國家涌去。
在52 人赴美留學之前,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劫難涂刷的巨大空白。置身在這片空白中望去,整個世界上幾乎沒有中國留學生的群體身影。
1978 年12 月底,中國向美國派出的這52 名公費留學生,就是當年成批出國留學者的全部。
1979 年才是較大規(guī)模派遣留學生的第一年,總共派出了1277 人,基本上都是公費生,自費生人數(shù)屈指可數(shù),通常忽略不計。
20 世紀80 和90 年代,留學生人數(shù)穩(wěn)步增長,2000 年出國留學生達到了3.9萬人。從這年起,出國留學人數(shù)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于2002 年達到了12.5萬人,在一年中出國留學人數(shù)首次超過10 萬人。2008 年,這個數(shù)字達到了17.98 萬人。 在地球這顆藍色星球的記錄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30 年間走出了如此眾多的留學生,以至匯聚成改變著歷史進程的洶涌留學潮。
對于現(xiàn)代國家和現(xiàn)代公民,對于現(xiàn)代文明和現(xiàn)代生活,尤其是對于一個志在攀登世界文明和科學高峰、與世界潮流融合的民族和時代來說,留學是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
留學是民族之間、國家之間文明的交流和融合。這種交流與融合建立在語言交流之上,又遠遠超越語言范疇。一個國家輸出和接收留學生的數(shù)量,與這個國家的現(xiàn)代化程度成正比。
進入21 世紀,如果一個國家沒有相當數(shù)量、占人口一定比例的出國留學生和前來留學的國際學生,那么在這個國家,貧窮和愚昧、迷信和專制還會頑強地存在,甚至會肆虐起來,這個民族的視野就會受到局限而變得短淺,這個民族的語言會因缺少新鮮詞匯而固化,這個民族的思維也會因此而缺乏活力。一句話,沒有留學生就沒有現(xiàn)代化。
大潮是海洋的深沉呼吸,大潮是海洋的放聲歌唱。
有來潮就有去浪,浪花是大海奉獻的生命禮贊。
從20 世紀80 年代起到2010 年30 年間,超過30 萬(應(yīng)該是更多)青年人留學之后回到親愛的祖國,投身于改革開放,投身于改變自身命運的人生搏擊。他們中間許許多多的人,展現(xiàn)了瑰麗多彩的人生畫卷。
從52 人的留學生涯開始,中國留學潮顯得聲勢洶涌,極具擴散力。進入21 世紀,留學之后的歸潮越來越氣象壯觀。涌出和涌進的潮頭在21 世紀漸漸縮小了流差。這種改變將給古老的中國帶來多少嶄新氣象,還留待人們細細觀察、認識和體會。
它必定會改變世界、改變?nèi)松,這是毫無疑義的。
莫道大海蒼茫,濫觴必有源頭。
本書追溯1978 年12 月那個留學大潮的源頭,追尋在潮頭浪尖上疾行而去的第一批中國留學生。
當年,他們的正式身份是公派訪問學者。在他們出發(fā)的時候,中文中甚至還來不及為他們的身份確定廣為人們接受的譯詞,在教育部檔案中,最初把他們稱為赴美進修生。而訪問學者的名稱,則是這批留學者到達美國以后使用起來并為人們廣為接受的,而且借用了英文稱謂。
考量出國留學這個基本點,訪問學者自然歸入留學生范疇。
在中國近代留學史上,曾有庚款生和稽勛生兩個概念。庚款與1900 年在中國發(fā)生義和團運動及八國聯(lián)軍侵華有關(guān)。1900 年是庚子年,中國戰(zhàn)敗而支付巨額賠款。
1908 年,美國國會通過羅斯?偨y(tǒng)的咨文,將美國所得庚子賠款的一半退還中國,由中國政府主持,用作資助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次年,中國政府開始選派第一批庚款生赴美。此后,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如英國等也加以效仿,使庚款生人數(shù)明顯增加。
1911 年,中國爆發(fā)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實行共和。為了弘揚推翻千年帝制的精神,也是為了紀念先烈,中國政府選拔了兩批官費留學生,主要是辛亥革命的青年功臣或有功人士的子弟,由政府的臨時稽勛局以酬勛名義選派,所以叫稽勛生。1912 年,首批稽勛生赴美。由于這兩批留學生為數(shù)較少,所以知道的人也比較少。
由于都是通過嚴格選拔而成行的,庚款生和稽勛生在國外特別是在美國的學習相當成功,他們中涌現(xiàn)了優(yōu)秀人才,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記。
錢江,《人民日報》資深記者。1954年12月生于北京,在上海長大。文化大革命中為內(nèi)蒙古建設(shè)兵團知青。1977年考入內(nèi)蒙古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yè)后,當過體育記者,編輯。1987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獲法學碩士學位。1991-1992年為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guān)系學院訪問學者。著有《乒乓外交幕后》《美國首都華盛頓》《鄧小平與中美建交風云》《周恩來與日內(nèi)瓦會議》《戰(zhàn)火中誕生的人民日報》等著作。
目 錄
引言 優(yōu)秀的中國青年,留學去!…………………………………………… 001
上編·勇敢者啟航
1.鄧小平一錘定音:大規(guī)模派遣留學生………………………………… 003
2.教育部急擬留學方案…………………………………………………………013
3.由派遣大學生為主轉(zhuǎn)向研究生………………………………………………024
4.外交參贊鼎力支持留學大業(yè)…………………………………………………033
5.選拔留學生全國外語統(tǒng)考……………………………………………………039
6.中國教育代表團赴美談判方針………………………………………………046
7.中美雙方達成11點口頭諒解…………………………………………………055
8.50人名單翻開留學史新一頁…………………………………………………064
9.誰抓住了幸運之神的手………………………………………………………075
10.出國集訓開始變革………………………………………………………… 087
11.兩位破格副教授加入首航…………………………………………… 099
12.萬里航程飛向美國………………………………………………………… 107
13.初到華盛頓的日子………………………………………………………… 120
14.迎接鄧小平訪問美國……………………………………………………… 129
15.奔向心目中的大學………………………………………………………… 137
16.留美歲月永生難忘………………………………………………………… 145
17.萬里歸航飛濺人生波瀾…………………………………………………… 155
下編·親歷者專訪
1.我送首批赴美留學生成行…………………………………………錢 江167
訪教育部參贊王東禮
2.每一位首航學者都提到她……………………………………錢 江170
訪中國駐澳大利亞原領(lǐng)事郭懿清
3.鄧小平打開了留學之門…………………………………錢 江 葉曉楠173
訪教育部外事局原副局長李瓊
4.我為首批赴美訪問學者高興………………………………………錢 江177
訪教育部原部長劉西堯
5.留學打開了我人生的一扇大門……………………………………葉曉楠180
訪中國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李祝霞
6.對知識的追求改變了命運………………………………錢 江 趙曉霞184
訪清華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崔國文
7.留學使我們走出落后封閉…………………………………………葉曉楠188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教授、著名數(shù)學家張恭慶
8.留美成為我人生的轉(zhuǎn)折……………………………………………趙曉霞192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
9.難忘30年前留美那三年……………………………………………張東偉196
訪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楊威生
10.留學開闊了我的視野…………………………………………… 周小苑200
訪北京大學教授應(yīng)隆安
11.一個新時代到來了……………………………………………… 賴 睿204
訪北京大學教授顏大椿
12.赴美留學不辱使命……………………………………………… 管志華208
訪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員石雙惠
13.我的作用是承前啟后…………………………………………… 周小苑212
訪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shù)學院教授許卓群
14.努力開創(chuàng)中國低維拓撲學研究………………………………… 葉曉楠216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shù)學科學學院教授姜伯駒
15.留學改變了我很多……………………………………………… 韓志方221
訪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曹小平
16.難忘剛出國的日子……………………………………………… 葉曉楠225
訪中科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靖華
17.多才更具報國心………………………………………………… 梁 艷229
追記南開大學化學系教授陳偉朱
18.留學打開了我的科研之門……………………………………… 張東偉233
訪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戴遠東
19.將新理念引入老年醫(yī)學基礎(chǔ)研究…………………… 蔣 波 姚 瑤237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醫(yī)學部教授童坦君
20.開拓人生的新天地…………………………………… 顧 虹 孟 婧241
訪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教授吳如山
21.留學重在會學…………………………………………………… 管志華244
訪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鄭衍衡
22.留學轉(zhuǎn)變了我的科研觀念…………………………… 蔡亦驍 袁訓會248
訪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陳俊亮
23.取到影響一生的真經(jīng)…………………………… 吳月輝 彭 澎251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張楚漢
24.親歷改革開放后首批赴美留學路……………………………… 龔祖塤256
25.創(chuàng)新精神令我受益至今………………………………………… 葉曉楠260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衍達
26.留學30年 潮漲潮落看人生…………………………………… 錢 江265
訪全國工商聯(lián)原副主席王以銘教授
27.一生幸運 赴美研修只算其一…………… 錢 江 趙曉霞 韓志方269
訪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龔榮樞
28.把兩次公派成果帶回國………………………………………… 葉曉楠273
訪南開大學教授王序昆
29.想起當年去美國………………………………………………… 葉曉楠277
訪北京大學數(shù)學力學系教授黃永念
30.我真正的科研從美國開始……………………………………… 周小苑281
訪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馬季銘
31.為國奉獻 終生不倦…………………………………………… 葉曉楠285
追記天津大學教授許錫恩
32.報告祖國我學成歸來…………………………………………… 錢 江290
訪清華大學核安全專家、教授張育曼
33.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提高……………………………………… 錢 江294
訪首批赴美學者冀復(fù)生
34.是金子,歲月總會為之增光…………………………………… 賀林平298
訪數(shù)論和密碼專家、廣州大學教授裴定一
35.有民族尊嚴的留美醫(yī)學專家………………………… 錢 江 葉曉楠303
追記協(xié)和醫(yī)院吳葆楨教授
36.40歲也要去留學……………………………………… 胡 謀 劉燕燕307
訪光電子及光纖通信專家、教授彭吉虎
37.祖國核材料園地中一只工蜂…………………………………… 錢 江312
追記核材料專家、研究員吳源陶
38.創(chuàng)新,一個地熱學家的畢生追求……………………………… 葉曉楠316
追記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沈顯杰
39.人生在生命科學中閃光………………………………………… 錢 江321
訪清華大學生物學教授趙南明
40.憶起當年留學美國……………………………………………… 葉曉楠326
訪原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潘惟鈞
41.我第一次留學的時候…………………………………………… 葉曉楠330
訪首批赴美訪問學者王志美
42.科學精神照亮我的人生………………………………………… 管志華334
記首批赴美訪問學者吳德炎
43.自由探索使科學的火花飛濺…………………………………… 管志華338
記首批赴美訪問學者沈綠萍
附 錄
站在國門初開的那一刻……………………………………趙曉霞 葉曉楠345
改革開放首批留學生赴美學習30年紀念會側(cè)記
后記 為什么關(guān)注留學潮中領(lǐng)航人………………………………… 錢 江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