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每一位英國刑事律師一樣,本書作者亞歷克斯·麥克布賴德幾乎每一天都會站上法庭,思維敏捷、詞鋒銳利,履行他的本職工作。作者娓娓講述在律師辦公室、法庭和監(jiān)獄中發(fā)生的一幕幕場景,讓讀者不僅得以領略律師的日常工作,而且能夠進入作者的內心,體會律師為處境艱難的客戶奮力辯護時的各種心理活動。他向讀者呈現(xiàn)的不是法庭劇,而是真實的庭審,還有英國刑事司法制度的歷史與現(xiàn)實。本書文風詼諧,但是在俏皮的語句中,卻潛藏著一個自人類文明產(chǎn)生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巨大難題:如何保證無辜者不會蒙冤,有罪者罰當其罪。這個難題仍然遠未解決。
《律師為什么替“壞人”辯護?——刑事審判中的真相與謊言》:
英國律師現(xiàn)身說法,文風詼諧,語句俏皮。
呈現(xiàn)英國法庭的真實庭審,深入了解刑事審判中的真相與謊言。
亞歷克斯·麥克布賴德是一位英國刑事辯護律師。他是《遠景》(Prospect)雜志“普通法”專欄的作者,也是《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雜志的撰稿人,還參加過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本臺記者報道》等諸多節(jié)目。
何遠,浙江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現(xiàn)為執(zhí)業(yè)律師,譯有《最高法院的“隱士”》(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質問希特勒》(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等作品。
汪雪,復旦大學經(jīng)濟學學士、法律碩士,華盛頓大學知識產(chǎn)權與技術法法學碩士,現(xiàn)為執(zhí)業(yè)律師。
致謝
序言
第一章 基本訓練
一、中殿會館巷
二、會見客戶
三、周六的開庭與派對
第二章 熊洞
四、不入流的律師,為不入流的罪行辯護
五、毫無希望的陪審團案件
六、承載夢想的文件架
第三章 證明
七、撐過半場
八、舉證責任
九、辨認:“從一千個人里面,我也能把他認出來”
十、披露:強大的靠山
十一、贏面
十二、交叉詢問
第四章 裁判
十三、紫色的救生艇
十四、偏見
十五、相信陪審團
十六、施舍
十七、籠中鳥
第五章 變化
十八、事務員
十九、淚眼婆娑
二十、認罪
二十一、偉大的再平衡
注釋
后記
會館大堂的鐘響了一聲,律師的午餐時間到了。律師們從內殿會館的東西兩道走廊上走來,他們年齡各異,躊躇滿志地大步走過庭院,華貴的衣著下,都早已饑腸轆轆。他們從正在閑逛的游客中穿梭而過,這些游客五十來歲,都是中西部人,身穿紫紅色沖鋒衣,頭戴灰色棒球帽;他們接著繞過了正在全神貫注研究地圖的意大利遠征隊。會館三樓的房間灑滿陽光,從這里向下看時,對于律師們流露出來的輕松愜意,我感到十分驚訝。的確,在這里他們會很開心,不過,他們卻像是擁有這塊土地一樣怡然自得。在加入律師們的行列,加入下方庭院中這些雍容華貴的男男女女,與他們一道走去吃午餐時,律師們就已經(jīng)讓我吃了一驚,這令我驚訝不已。
啊,午餐!我伸出手臂,舒展了一下肩關節(jié)。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我特別喜歡一款三明治——粉紅的小片羊肉,蘸上薄荷醬,夾在兩片上好的面包之中。我坐回座位,弓身俯在一疊裁判文書上,一邊讀著那些文書,一邊開始吃我的午餐。下午,師父和我要會見本案的當事人,也就是我們的客戶。在閱卷時,我用餐十分小心,以免三明治會掉在嚴肅的白色文件上。我迫切想要了解案件事實,急切地想要知道我們的客戶處于什么樣的麻煩之中。沒過多久,我就發(fā)現(xiàn),答案十分明顯。
我們的客戶埃里克走進了當?shù)匾患彝詰倬瓢。老客戶們都說他是一個多少有點“粗野的同性戀男妓”。他的舉止會很怪異,擺出空手道的姿勢,四處亂竄。就在這個酒吧里,他遇到了一位年輕的拉比,人們都說那人不善交際。他把拉比引誘到附近的公寓之中。一到公寓,埃里克就把拉比敲昏掐死,然后分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