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合當前上海市中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集中遇到的問題,如移動互聯(lián)對班級管理的影響、家校溝通遇到的新困惑、二胎新政給班主任工作帶來的變化等展開研究,收錄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并提出有效應對的策略與反思。本書可以為上海乃至國內班主任工作研究、大德育研究提供借鑒。
引言 班主任:以人格塑造為本的反思性實踐者
近年來,關于班主任崗位的職責、工作方法、技能技巧甚至價值意義,我們都可以看到諸多論述,然而,作為一個相對專業(yè)且相對獨立的教育崗位,班主任這個專業(yè)崗位具有哪些獨立于其他崗位的特征,卻很少有人提及。筆者嘗試從班主任工作在學校的地位、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實踐中的工作行為三個角度對其加以提煉,做了一點簡單的思考。
一、工作地位的整合核心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損失”。一句句振聾發(fā)聵的名言都在訴說著一個觀念:教育是一個宏大的事業(yè),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項事業(yè)關乎國家命脈,關乎民族乃至人類的未來。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教育的根本屬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由教育專家來完成定位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教育總目標的制定,教育發(fā)展方向的確立是由相關政府機構組織教育界學者、精英來共同探討的;具體的教育計劃、教育評估方案的設計是由具體的相關教育行政機構來完成的。
具體到某一所學校的教育,必須要符合整體的教育規(guī)律,遵循國家和政府相關機構的總體教育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校是一個教育的具體執(zhí)行機構。而在這個機構當中,學校特色的設定,具體活動的設計,教學計劃的制定,又有學校內部的相關行政部門來完成。然而說到這里,教育工作本身都還沒有開始啟動。只有當上述各級、各部門的目標、計劃、設計真正與學生聯(lián)系起來,真正引發(fā)了學生的活動,教育才真正啟動了開始鍵按鈕。
1.關于整合
根據(jù)《辭海》的解讀,整合原為地質學術語。指“在相鄰的新地層間,表現(xiàn)為彼此的走向和傾斜均一致,巖石性質與所含化石的生物演化連續(xù)或漸變,在沉積上名有明顯的間斷的一種地層接觸關系! 最早引入這一概念的是市場營銷理論,他們提出了整合營銷這一概念,“亦稱整合營銷傳播。一種營銷傳播計劃。通過評估各種傳播方式綜合運用后的增加價值,組合運用廣告、直接營銷、營業(yè)推廣、公共關系、人員銷售等方法,通過對分散信息的無縫結合,以提供明確的、連續(xù)一致的和最大的傳播效果!
英國教育家麥克�6�1馬蘭提出班主任是學校整體課程計劃的“整合核心”。提出:“在所有這些學校中,正是班主任的存在將精神輔導課程融會貫通,對處在學校每個位置的個人所進行的個人、職業(yè)和社會的指導能夠形成整體的印象,讓每個學生理清各方面的關系!
具體到我國的教育工作現(xiàn)實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僅學校內部的教育信息、教育任務需要經(jīng)由班主任整合,同時對上級各部門教育相關理念、教育計劃也需要經(jīng)由班主任的整合,各級教育專家、相關部門領導的設想方有可能與學生相聯(lián)系。從這個意義上說,班主任不僅是學校教育的整合核心,也處在了教育這個宏大整體的整合核心位置。
2.啟動教育按鈕的人
如果說教育這臺宏大的機器,存在一個啟動按鈕,那么,啟動這個按鈕的人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與學生最貼近的那個教師——班主任。無論外部對于教育的研究多么深入,活動策劃多么轟轟烈烈,改革幅度怎樣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沒有一線班主任的消化吸收,并由衷地產(chǎn)生教育的意愿,教育行為都很難發(fā)生,至少在執(zhí)行層面上會大打折扣,進而,教育成效也就不言自明了。
如果說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天然地決定了班主任的整合核心地位,那么處于這一地位的班主任,是否愿意承擔教育整合這一任務,如何進行整合,如果不采用強制行政手段,或獎懲措施,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就是班主任自己說了算了。
一線班主任往往會在同一時期接收到許多來自不同部門的信息,這些信息與相關的教育目標相聯(lián)系,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會對這些信息進行合理整合,融合自己對該教育目標的理解開展適合自己學生和自己所帶班級特征的活動。也會有些班主任則會選擇敷衍塞責,應付了事。我們將后者的行為方式稱之為消極整合,而將那些積極思考工作價值,并努力尋找有效教育途徑的整合稱之為積極整合。然而無論選擇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一個任務,在學生那里都是產(chǎn)生教育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
積極整合是教育整合的目的所在,也是達成上級部門教育目標、計劃,形成教育專家期待的教育效果的必由之路。當然,態(tài)度積極的整合未必一定會形成優(yōu)良的教育效果,如果教育價值觀有問題,教育方式不妥當,很可能越積極,教育效果越糟糕。因而,積極整合的達成需要班主任具備以下幾種基本素質或能力。
A、 有對國家教育目標、主流教育理論的基本認同。
B、 有對教育事業(yè)的基本熱忱。
C、 有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D、 有整合各級、各類資源的能力。
E、 有相應的知識、理論基礎。
F、 有對自己班級或學生問題的基本敏感。
那么,一次積極的教育整合是如何完成的呢?下面這位老師的“教育反思筆記” 也許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fā)。
案例故事1:讓人茫然的教育主題
上個月,區(qū)里下達了一個教育主題,要求學校圍繞“道德”這一話題開展教育類活動,我們學校學生處就布置了一節(jié)主題教育課的任務。這節(jié)課的總標題叫作:“做一個有道德的人”。①
聽到這個題目,我頭都大了。
這個話題也太大了?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有道德?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樣的話題學生能感興趣嗎?還主題教育課?難道讓我照本宣科?喊口號嗎?②
整整一個星期,我都在為此苦惱。一直也沒想出什么好辦法。
恰恰這個時候班上發(fā)生的幾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注意。③
其一:有同學開始談戀愛了,家長打電話反映,班上有某同學替自己談戀愛孩子圓謊,以方便自己的孩子找機會出去約會。
其二:政治老師來反映,有個學生上政治課的時候自說自話做到后面的空位子玩手機。政治老師發(fā)現(xiàn),叫他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已經(jīng)過去半節(jié)課了,這么長時間,全班同學居然沒有一個人提醒過他。
其三:有同學反映,最近教室里早自修抄作業(yè)的情況開始抬頭。
今天的學生關于道德的概念,關于是非的判斷并無嚴重的困惑,然而在行動上卻存在巨大落差;與此同時,道德是否有固定的標準,是不是每件事我們都可以用一種道德標準來衡量,這恐怕都是值得思考的。④
這樣想著,我的主題教育課思路開始清晰了。 ① 上級布置的任務,常常讓班主任長生茫然。很大程度上緣于問題的過于宏大,無從著手。但同時,上級部門本身就是考慮宏大問題的。
② 問題提出的時候,就是整合開始的時候。
③ 班主任并不是工廠里的機器,我們的整合是有很大自主性的,只有將上級任務與自己眼前的工作實際相結合,才能真正達成教育效果。因而,也可以這樣說,當上級任務和自己的班級教育實際不能對接時,積極整合不可能完成。
④ 積極整合的完成,需要班主任有獨立的教育見解,有清晰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研究問題的深度。
主題班會、主題教育課是班主任接受的比較正式、比較頻繁且?guī)缀鹾茈y拒絕的教育任務。無論班主任個人意愿如何,都需要面對,因而也就都存在一個教育整合的問題。而上級下達的這類任務的主題也常常是比較宏大,或者準確的說常常是大而無當?shù)。如果,我們也就此召開一次大而無當?shù)慕逃顒,那么其教育效果往往很不理想,甚至常常成為反教育的典型事件。這種時候,班主任的積極整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班主任工作實用指南》作者都是2015年上海市中小學班主任內涵發(fā)展高級研修干的學員,也是上海市優(yōu)秀班主任代表,多人榮獲全國及上海市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園丁等稱號。其中包括上海市級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3位、區(qū)縣級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以及區(qū)縣德研員34位,他們除了堅持一線班主任工作,還承擔著上海市骨干班主任培訓、上海市班主任工作課題研究的任務。都是長期在一線工作的資深班主任。
引言 班主任:以人格塑造為本的反思性實踐者
第一章 班級文化建設:班主任工作的主陣地
【案例報告】
“差班”轉化的藝術——巧用突發(fā)事件,促進個體和班級共同成長
當好班長不容易
【經(jīng)驗分享】
“班級名片”的設計和制作和好書相遇助心靈成長
創(chuàng)設和優(yōu)化班級文化的思考與實踐小學階段學長隊伍的建設與管理
課堂座位安排的優(yōu)化組合研究
初中班級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及管理策略
以項目為載體的班級德育實踐研究
初中主題班隊活動“四步循環(huán)”模式的探索
主體性德育視域下小學班級活動文化的建構
小學班級主題教育課:設計、實施與評價
用班級群推進學生責任感與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一堂主題班會的啟示 傳達“愛”和“責任”
溫馨教室建設的四個突破點
我和學生一起追星
第二章 學生個別化教育: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
【案例報告】
讓即將隕落的學業(yè)之星在黑夜中冉冉升起
撥動孤獨孩子的心弦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
搖醒孩子心中那一方蔚藍的天空
一張文稿紙引發(fā)的故事
“緣”來如此——耐心、恒心、愛心融化“堅冰”
學生“滔滔”和老師“我”的成長記
為童心筑上護欄
做個有頭腦的男子漢
愛哭鬧的為為
用細心叩開教育之門,用智慧澆灌教育之花
不專業(yè)的那些年(李巖指導)
【經(jīng)驗分享】
智勝一籌——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在班集體活動中培養(yǎng)小學生情商
心靈之語架心橋——如何培養(yǎng)真正合群的學生
高品質班級生活中的情商培養(yǎng)
讓責任心在高中男生心中生根發(fā)芽
小學生行規(guī)養(yǎng)成與情商培養(yǎng)相融合實踐研究
讓學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評
初中生行為問題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研究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美麗
第三章家校溝通:搭建學校與家庭教育一體化的橋梁
【案例報告】
在孩子心中種下夢的種子,讓迷失的羔羊找到方向
學校家庭人心齊,“禮儀之星”初養(yǎng)成
那一把神奇的“鑰匙”(李巖指導)
牽一只“蝸!比ド⒉剑ɡ顜r指導)
用真心喚醒夢想(李巖指導)
變味(李巖指導)
她,成長在自信中
騷擾電話背后的故事
改變孩子,先改變父母
特殊的愛,特別的保護
【經(jīng)驗分享】
為不同孩子保駕護航的主題家長會
孩子的立身教育——正視問題學生背后家庭問題
從幼小銜接談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工作重點及其相關素養(yǎng)
第四章班主任的專業(yè)成長:永不停歇的實踐歷程
【案例報告】
參與孩子的成長就是一種幸福:在期待中從青澀走向成熟
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園地里
【經(jīng)驗分享】
輕松走過班主任適應期
基于能力模塊的班主任校本培訓序列化探究
班主任校本培訓多元實施途徑與策略的構建
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打造班主任專業(yè)隊伍
“望、聞、問、切”里的教育乾坤——QP家族微刊《班主任門診室》成長記
基于工作室的班主任培訓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