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評論》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主編的連續(xù)性出版物。本輯主要涉及西方哲學、中國哲學、中西比較哲學與道德哲學,主要內容如下:從實用主義、康德主義與現象學視角集中討論了對真理問題的理解,突顯了真理問題的復雜性與開放性;對阿奎那哲學中的意志問題、早期現象學中的意向性問題有深入分析;以名為契機探討了儒家形而上學的可能性;儒家倫理與德性倫理的相互關系探析;提出了洛克的慈善權概念,豐富了對洛克自由主義的理解;對道德動機中的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之爭也有深入探討。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是國內有影響的哲學院系之一,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在全國各類評估中名列前茅。也是國際知名大學哲學院系,在近幾年國際QS排名中,均為世界前100名大學哲學院系。20世紀初期,眾多著名哲學家,如熊十力、方東美、洪謙、朱光潛等人在這里任教。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達先生,曾任恢復重建的哲學系系主任,并為20世紀后葉哲學學科的發(fā)展奠定了新的基礎。學院現設哲學系、宗教學系、心理學系,下設10個教研室,20個校級研究機構。武漢大學國學院掛靠哲學學院。有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與文學院、歷史學院共建)。全院共有12個二級學科點,其中哲學二級學科8個,心理學3個,國學1個。具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美學、宗教學、邏輯學、倫理學、科技哲學、國學、基礎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等12個碩士點,有10個博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