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太極拳中國人必修的文武之道》以別開生面的太極拳教程來開釋人生哲理,展視國學智慧,讓人在修煉太極拳的過程中存心養(yǎng)性、修心煉性、明心見性,從而超凡入圣達真。對于每個積極向上,求真務實的人來說,有著常讀常新的恒久魅力,更是太極拳習練者邁入太極之門的鋪路基石。
國學與太極拳:憑什么來滋潤我們
一
現(xiàn)代社會,人被各種信息包裹著,很容易被吸引、被誘惑,甚至會迷失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和做人的原則。人不是動物,不能由著生理感官的本能去做事。人所追求的,不僅僅是身心層面獲得健康,更重要的是聽從心的指令,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令人高興的是,在修學國學和太極拳的過程中(雖然每天只能拿出1~3小時來體悟國學智慧,并進行太極拳功夫的錘煉),我懂得了有所為有所不為,懂得了無中生有各種雜亂的信息對我來說都是個無,而我則從無中領悟了人生的智慧(這是無中生有的有。,明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心靈之花朵聽憑最迷戀和最感興趣的事情的召喚,去努力實現(xiàn)自己一生的責任和使命!在實現(xiàn)使命的過程中,因為有了國學和太極的錘煉,又會讓軀體之氣血流行無滯,讓內心寧靜、安詳、自然,歸入更大的無,從而實現(xiàn)真正的幸福和人本的勝利健康長壽,幸福平等,自由自覺。
二 破譯了太極拳,掌握了國學,就尋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真諦,要知道,儒學、道學、佛學、武學、中醫(yī)學,乃至琴棋書畫等等,都是關于身心修養(yǎng)的學問,都是和諧天地人的過程生命的歷程有多少、人生的經歷是否豐富,都因為陰陽中調和而實現(xiàn)和諧,這種和諧的健康狀態(tài)就是太極。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更廣泛一些,而國學,不僅僅是國故之學,亦是修身之學、開悟之學,因此,是形而上的學問;這和武學可有一比,武學的內涵廣泛,而太極拳,則是武學中形而上的智慧。 國學和太極拳,在事理上,是一體的,我們從國學和太極拳的共有詞匯上,可獲如下體悟: 中正安舒這是做人的原則和堅守的操行! 搏兔之鶻這是人生緊盯目標的行動狀態(tài)! 如貓捕鼠這是精神專一的生命智慧! 支撐八面這是大家風范和靈明之心的自然流露! 階及神明這是太極之象和彼岸之境相融合的永恒誘惑! 習練太極拳,研修國學,其實是在開啟中華核心思維的大門啊! 跨入這個大門,我們可以明確地獲知,國學和太極拳所蘊含的無極、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七星、八卦、含三為一、陰陽相濟、大小一如、生生不息等等,都是古圣先賢留給我們后代子孫最有中華精神氣質的獨一無二的大智慧!絕非當代人向壁虛構的流水線產品,絕非當 代人生搬硬套、拾人牙慧的直線思維、對立思維! 悟覺了國學和太極拳的深刻哲理,則人生境界必然獲得升華,生命的價值必然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三 練太極拳并不是讓我們去做太極拳大師(這樣就違背了太極拳舍己從人的要義了),而是讓我們更好地成就事業(yè),獲得人生的幸福!
太極拳,不講經絡,不守丹田,不強調呼吸,不以江湖習氣去爭功夫高低,不在形而下的層次上用功夫。 太極拳,是直指人心的一條道路,修筑之,則陰陽互孕、全體透空、無形無相、無我無為的境界會幫助我們實現(xiàn)人生夢想。 太極拳、太極文化、太極智慧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融儒家、道家、釋家智慧為一爐,攜武學、中醫(yī)、術數(shù)精華為一體,把人生修養(yǎng)和太極功夫的有為、有無、無為的三大境界合而為一,通過獨特的師道觀、含三為一觀、八門五步觀逐漸在人的身心健康層面和形而上的智慧 層面體現(xiàn)出來。 這樣的智慧,是國學本有之要義。 因此,我們說,國學智慧和太極拳的智慧,乃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是實現(xiàn)人生覺悟和人生夢想的最有效的途徑和戰(zhàn)略定位。 有了這樣的途徑,再經過有效的戰(zhàn)略定位,在我們未來的人生歷程中,精力會始終充沛淋漓,我們會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如是,人就會去粗魯獲平和(文雅而內在的力量),去浮躁獲深刻(能抓住萬事萬物的核心),去失敗獲成功(失敗也是成功),去知覺之障生太極之真空妙有(明心),去無明之心入靈明之境(見性)。 四 世事難以預料,人的生命意義和身心的健康,很容易被功名利祿所桎梏,很容易被酒色財氣所侵襲。人的生命很脆弱,人生的成功總會陷在不完美的旋渦中。 人不是畜生,人要行人之道于是,就誕生了國學。國學是以儒釋道三大文化作為基石的,并不是宗教;但后人卻以為這三大文化基石是宗教。其實,國學是讓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大學問,是教化人心,讓人返回人本,發(fā)揮自然先天之潛能、提升勇氣的智慧之學!惜乎,當代社會,這些內涵竟然逐漸被掩蓋了。 然而,對于我這樣,沒有機會從小系統(tǒng)承續(xù)國學精義的人來說,有機會因太極拳來認知國學智慧,或許是一種真正的皈依,或許是一種捷徑,或許是一種歪打正著,或許能真正實現(xiàn)書本知識和內在身心體認的合一,從而找尋到回歸心靈家園的路,獲得真知灼見。 通過習練太極拳和研修國學,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做一個平和的人,只有平和的人,才能在人事紛爭的世俗生活中不無謂地消耗情感和精力,才能集中精神做自己最渴望做的事情。我的試驗室是自己的身心,我的背景是宇宙時空,我的陰陽互孕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感悟無限,進而在太極運化(開合出入聚散化)的過程中,來實踐太極拳和國學的根本宗旨祛病延年、強身健體、克敵御辱、超越庸常、明了心性;為了實現(xiàn)此宗旨,我們還必須首先實現(xiàn)一個目標身心的整體健康、人生事業(yè)的和諧成功。 五 有人建議我,能不能把國學和太極拳這兩大學問,統(tǒng)攝一下,概括一個詞,能讓人們快捷地明了其中的內涵? 這有難度,其一,我并不想開創(chuàng)新的太極拳流派,因為,功夫不到、資歷不夠、興趣不在于此;其二,國學對于我來說,僅僅是掌握中華核心思維的一種路徑,并不是當成學術、學問來研究的。不過,機緣和合之際,近十幾年,始終有朋友跟隨我學練太極拳和體認國學經典,他們也有這個愿望因為,我傳授的太極拳,不是按太極拳前輩之內容絲毫不改,而是根據自身體悟,結合國學圣賢經典、天地自然之道、自性本具之根底,依照學習者所能理解的程度而應機說法、隨緣傳拳的。 今年正好是我立志文武雙修第三十五個年頭。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這三十五年來,我求學于三位明心見性之前輩大德(拜師共七位,其他幾位在各方面亦給予很多啟迪,更獲得袁敬泉、何廣位、曾乃梁等前輩的指點),沉潛于黑龍江的大興安嶺山脈、河北和北京的燕山、深圳的筆架山、香港的太平山之氤氳氣脈之間,默默研修;還通過游學、講學、游歷的方式,流連于意大利的羅馬、米蘭等地 的古跡和大學,與其中的諸多教授、專家學者進行過交流,從而對西方的核心文化亦有浮光掠影之了解,在此基礎上,或許可以統(tǒng)攝一下我對國學和太極拳的認知心性太極學,這僅僅是為了教學和傳承方便提出來的方便法門。
學,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乃至于無為。這門學問,要 通過相關之國學知識和太極拳功夫的修持,實現(xiàn)太極拳的戒定慧三學:戒戒用力,戒好勝之心;定定在平衡流通、虛實松緊之間,實現(xiàn)中正安舒、自在無我;慧無力之力、無根之根、無用之用、無為之為,陰陽相濟,生生不息。 心性太極學,乃修行也修正、修理,損之不符合陰陽中、戒定慧含三為一精神的思維模式,從原點、本心、核心處入手,履行、踐行、操持對萬事萬物的感應、關懷、慈悲。 心性太極學,本無心性太極學,乃名心性太極學。
藍晟,心性太極拳編創(chuàng)人,太極文化學者,國學文武之道首倡者,河南電視臺武術頻道說武論道節(jié)目主講嘉賓;出版《國學與太極拳》《八卦走轉行走中的修煉》等著作,整理出版恩師王壯弘先生口述《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一書,引起太極拳界強烈反響。
上編 太極拳只是拳嗎?
國學之于太極拳的意義
國學之于太極拳的意
第一章 文武之大道
第一節(jié) 國學智慧的結晶
第二節(jié) 修身為本的國學
第三節(jié) 印證國學的修行
第二章 國學要點必知
第一節(jié) 四大資糧
第二節(jié) 五大內在素養(yǎng)
第三節(jié) 為師之道與做學生的本分
第四節(jié) 修煉觀
第五節(jié) 功力觀
第三章 太極拳和國學兼修的學問
第一節(jié) 釋名及分類說
第二節(jié) 九大內涵
第三節(jié) 修煉次第
下編 拳中寓國學
太極拳理法述真
第四章 太極拳功夫錘煉圭旨
第一節(jié) 三理說
第二節(jié) 三乘說
第三節(jié) 四松說
第四節(jié) 十要說
第五章 太極心法修煉精要
第一節(jié) 悟空·如意·金箍棒
第二節(jié) 內功心法·密要·精義
第三節(jié) 內感·內涵·規(guī)律
第四節(jié) 修正拳架
第五節(jié) 太極拳的十六種練法
第六節(jié) 十二字秘訣
第六章 神意氣為一體
第一節(jié) 神:內功的質量梯度
第二節(jié) 意:內功的信息導向
第三節(jié) 氣:內功的物質能量
第四節(jié) 內求本具要義略解
第七章 太極拳架的內功熏修
第一節(jié) 起勢:太極拳的徽章
第二節(jié) 摸魚法:內在感覺的訓練
第三節(jié) 太極球:內在能量的積聚
第四節(jié) 點、線、面、體:太極拳的起手功夫
第五節(jié) 神光:太極拳眼觀六路的秘密
附錄
附錄一 答疑解惑(28則)
附錄二 生命中的絕響
恩師王壯弘最后的日子
附錄三 藍晟:文武雙修,太極人生
后 記 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