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踐與研究結果表明,腫瘤介入治療以微創(chuàng)、高效、低毒為主要特點,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發(fā)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中譯本由國際著名出版社Springer授權出版,重點講述了以肝臟、腎臟、肺部、骨腫瘤為主要病種的介入治療技術方法。
《腫瘤介入學:介入放射醫(yī)生臨床應用指南》概述了化療、放療、物理消融(射頻、微波、冷凍消融)、高強度聚焦超聲、栓塞治療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為讀者充分地展示了不同治療技術的特點和豐富的治療內容,也為醫(yī)生(和患者)在治療策略及方法選擇方面提供了依據(jù)。同時,有關隨訪的放射診斷內容也涵蓋其中。本專著的出版將為我國規(guī)范化開展腫瘤介入治療提供很好的參考,也能夠促進腫瘤介入治療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和提高。
前言
我們已經(jīng)習慣應用“腫瘤介入治療”這個詞很多年了。在我們整個職業(yè)生涯中,一直都在使用介入放射學的方法治療腫瘤患者。近年來,技術的進步如金屬支架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延長了治療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我們而言,在這門學科未命名前我們就已經(jīng)在從事腫瘤介入的工作。
近年來,腫瘤介入被命名到影像引導下的一系列介入治療方法。有利的是,例如膽道支架置入術,介入醫(yī)生應用這些治療手段在許多重要方面使腫瘤患者得到姑息治療。介入醫(yī)師通常扮演著患者的首診醫(yī)師的角色。介入醫(yī)師不僅要對患者解釋采用的治療方法,同時還要與患者深入討論如外科手術、化療等其他可能的治療手段。
介入醫(yī)師面對的另一個挑戰(zhàn)是該領域的發(fā)展空間。過多的治療手段應用于臨床實踐,這使得我們很難把技術的理論優(yōu)勢從臨床實踐優(yōu)勢中提煉出來。
這本書匯集了世界各地該領域著名的專家學者。他們的大量臨床實踐總結形成了獨特的學術風格。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是我們個人或共同的朋友,我們不遺余力地通過私人友誼邀請他們擔任本書編著者。最終的結果也是我們邀請他們的理由:該書是目前介入方法治療惡性腫瘤的一本非常優(yōu)秀的指南書籍。我們享受閱讀其中的章節(jié),并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我們相信,我們的讀者也將像我們一樣會從中獲益匪淺。
彼得·R.米勒 于美國波士頓馬薩諸塞
安德烈亞斯·亞當 于英國倫敦
中譯本序一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全球腫瘤患者呈現(xiàn)快速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20年,全球新發(fā)惡性腫瘤患者將達到1500萬,這將給臨床診斷和治療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但據(jù)相關報告: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惡性腫瘤的病死率已呈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腫瘤治療技術的進步以及新技術的應用。這其中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通過各種微創(chuàng)方式實施的介入診療技術已成為各系統(tǒng)惡性腫瘤臨床診療的重 要手段之一。隨著新設備和新材料的不斷涌現(xiàn)和更新?lián)Q代,介入新技術推陳出新的速度也隨之加快,這些新技術各有所長,如何規(guī)范、合理使用各項新技術,以更好服務于臨床、造福病人是我們介入醫(yī)生應該思考的問題。通過翻譯歐美介入同道們介入技術指南性專著,借鑒國外同行的臨床經(jīng)驗為我所用,取長補短,有助于這些新技術的規(guī)范與臨床應用。
近年來,我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介入醫(yī)學專家和骨干活躍于我國甚至世界介入診療專業(yè)的學術舞臺,成為我國介入治療事業(yè)得以蓬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張躍偉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優(yōu)秀代表。他思維開拓、積極創(chuàng)新,長期從事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工作,尤其在肝癌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方面,經(jīng)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和學術鉆研,取得了一些頗具影響力和實際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積極組織并聯(lián)合國內介入放射學界的一批青年才俊,群策群力,共同翻譯Interventional Oncology: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該書主編 Peter R. Mueller和Andreas Adam教授是歐美國家腫瘤介入治療領域著名學者,該書重點介紹了肝臟、腎臟、肺臟、骨骼等器官系統(tǒng)惡性腫瘤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的原理、方法和臨床應用指南,同時也詳細介紹了放射治療在上述腫瘤臨床治療中應用的最新進展。該譯著的出版將為我國規(guī)范化開展腫瘤介入治療提供很好的參考,也能夠促進腫瘤介入治療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和提高。為此,我非常高興地為該譯著作序并擔任主審。
徐克
2016年6月1日于沈陽
中譯本序二
我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原因,積極探索治療方法意義重大。臨床實踐與研究結果表明,腫瘤介入治療以微創(chuàng)、高效、低毒為主要特點,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發(fā)揮積極而重要作用。然而,與介入放射學的兄弟學科(神經(jīng)、心臟大血管、外周血管)比較,迄今,我國尚缺乏有關腫瘤介入治療的專業(yè)參考書。
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歐美著名學者Peter R.Mueller教授和Andreas Adam教授主編的Interventional Oncology: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這一專著,是以肝臟、腎臟、肺部、骨腫瘤為主要病種的介入治療技術方法學,是本專著的核心內容。作者概述了化療、放療、物理消融(射頻、微波、冷凍消融)、高強度聚焦超聲、栓塞治療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為讀者充分地展示了不同治療技術特點,豐富治療內容,也為醫(yī)生淵(和患者)在治療策略及方法選擇提供依據(jù),同時,有關隨訪的放射診斷內容也涵蓋其中,是本書特色所在。本 專著主譯張躍偉教授,是當今我國腫瘤介入治療領域比較活躍的專家學者之一,由他組織青年專家學者團隊,忠實于原著的圖文并茂,符合翻譯工作的\"信、達、雅\",為我國介入醫(yī)生提供了指導臨床實踐的工具書;是青年醫(yī)師的實用教材,也是腫瘤內外科、放療科醫(yī)師更新知識、拓寬視野的重要參考書。正值本專著付梓,我愿意向各位同道推薦。
郭志
2016年初夏于天津
原著者彼得·R.米勒、安德烈亞斯?亞當為美國哈佛醫(yī)學院主任醫(yī)師,腫瘤學研究專家。
主譯張悅偉,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介入治療研究所所長、介入治療科主任,大連大學和遵義醫(y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吨袊t(yī)師進修雜志》、《中國骨質疏松雜志》、《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雜志》編委,《介入放射學雜志》通訊編委。主譯于海鵬,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介入治療科副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