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36 元
叢書名:中俄文學互譯出版項目.俄羅斯文庫.少年文學叢書
當前圖書已被 3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俄] 伊琳娜·科斯杰維奇 著;肖楚舟 譯
- 出版時間:2016/10/1
- ISBN:9787507838770
- 出 版 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512.84
- 頁碼:218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將滿十四歲的多列米拉離開父母,并轉去新的學校,誤會和危機不斷……逃學,在警察那兒惹了麻煩,還被勒索了一大筆錢……不過最后,她在朋友的幫助下,消除了與親人和同學問的誤會,在孤獨和磨練中逐漸成長,滿十四歲時她是否交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呢……
《中俄文學互譯出版項目·俄羅斯文庫》由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俄羅斯出版與大眾傳媒署批準,中國文字著作權協(xié)會和俄羅斯翻譯學院負責組織實施。
序言
趙振宇
“一個人其實永遠也走不出他的童年”,著名兒童文學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先生曾這樣寫道。另一位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詹姆斯·克呂斯則說:“孩子們會長大,新的成年人是從幼兒園里長成的。而這些孩子會變成什么樣,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那些給他們講故事的人!眱和膶W在個人精神成長中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可以說,它為我們每個人涂抹了精神世界的底色,長久影響著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中國本土現代意義上的兒童文學的產生和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五四以來對外國兒童文學的大量譯介和廣泛吸收。無數優(yōu)秀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品,經由翻譯家之手,克服語言和文化的重重阻隔漂洋過海而來,對幾代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其中,俄蘇兒童文學以其深厚的人文關懷、對兒童心理的準確把握以及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的心靈。亞歷山大·普希金的童話詩、列夫·托爾斯泰的兒童故事、維塔利·比安基的《森林報》等作品,都曾在中國的域外兒童文學翻譯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均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轉折與變遷,相應地,俄羅斯的兒童文學也進入了全新的發(fā)展時期。在掙脫了蘇聯(lián)時期“指令性創(chuàng)作”的桎梏后,兒童文學走向了商業(yè)化,也由此迎來了藝術形式、題材和創(chuàng)作手法上的極大豐富。當代杰出的俄羅斯兒童文學作家不僅立足于讀者的期待和出版界的需求進行創(chuàng)作,也不斷繼承與發(fā)揚俄羅斯兒童文學自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因此,一批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家和作品得以涌現。
回顧近年來俄羅斯兒童文學在中國的出版狀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對當代優(yōu)秀作品的譯介一直處在零散的、非系統(tǒng)的狀態(tài)。我們在“中俄文學互譯出版項目·俄羅斯文庫”的框架下出版這套《少年文學叢書》,就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希望能以一己微薄之力,將當代俄羅斯最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介紹給廣大中國讀者,以期填補外國兒童文學譯介和出版事業(yè)的一項空白,為本土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拓展嶄新的視野,提供橫向的參考與借鑒。
本叢書聚焦當代俄羅斯的“少年文學”。少年文學(подростково-юношескаялитература)是兒童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指寫給13—18歲少年閱讀的文學作品。這個年齡段的少男少女正處于從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關鍵時期,隨著身體的逐漸發(fā)育和性意識的逐漸成熟,他們的心理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他們渴望理解和友誼,期待來自成人和同輩的關注、信任和尊重,對愛情懷有朦朧的向往和憧憬,在與成人世界的不斷融合與沖撞中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是個“痛并快樂著”的微妙時期,其中不乏苦悶、痛苦與彷徨。因此相應地,與幼兒文學和童年文學相比,少年文學往往在選材上更為廣泛,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為立體豐滿,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面也更為深刻真實。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少年文學的受眾并不僅限于少年讀者。真正優(yōu)秀的少年文學必然是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成年讀者也能夠從中學習與少年兒童的相處之道,得到許多有益的人生啟示與感悟。
當代俄羅斯少年文學有幾個新的特點值得我們加以注意:
首先,在創(chuàng)作題材上,創(chuàng)作者力求貼近當代俄羅斯少年的現實生活,反映他們真實的歡樂、困惑與煩惱。許多之前在兒童文學范疇內創(chuàng)作者避而不談的話題都被納入了創(chuàng)作領域,如網絡、犯罪、流浪、性、吸毒、專制等。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蘇聯(lián)解體后混亂無序的社會現實在兒童文學領域的一種投射。許多創(chuàng)作者致力于描繪少年與殘酷的成人世界的“不期而遇”以及由此帶來的思考與成長,并為少年提供走出困境的種種出路——通過關心他人,通過書籍、音樂、信仰和愛來擺脫少年時期的孤寂、煩惱和困擾。
其次,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許多當代俄羅斯兒童文學作家勇于突破蘇聯(lián)時期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傳統(tǒng),對傳統(tǒng)的創(chuàng)作主題進行反思,大膽運用反諷、怪誕、夸張、對外國兒童作品的仿寫等多種藝術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產生了一大批風格迥異的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眾多創(chuàng)作者致力于塑造與眾不同、特立獨行的少年主人公形象,力求打破以往的創(chuàng)作窠臼,強調每個人物的獨特之處。
此外,作家與讀者的交流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部分作家借助自己的博客、微博、電子郵件等與讀者直接進行交流,能夠及時地獲知讀者的評價與反饋,從而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更好地反映現實中的問題,滿足讀者的需求。
本叢書收入小說十余篇,均為近年來俄羅斯優(yōu)秀的少年文學作品,其中多部作品曾經在俄羅斯國內外大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一些膾炙人口的上乘之作(如《加農廣場三兄弟》等)還曾被改編為電視連續(xù)劇。這套叢書風格多樣,內容也頗具代表性,充滿豐沛瑰麗的想象、對少年心理的精確洞察和細致入微的描繪,相當一部分作品還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一些專業(yè)知識(如《斯芬克斯:校園羅曼史》中的埃及學知識,《無名制琴師的小提琴》中的音樂知識,《第五片海的航海長》中的航海知識等),具有極強的可讀性,足以讓讀者一窺當今俄羅斯少年文學發(fā)展的概貌。
本叢書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2013、2014級研究生翻譯,力求準確傳達原作風貌,以傳神和多彩的譯筆帶領廣大讀者體會俄羅斯少年的歡笑與淚水,感受成長的快樂與痛苦,以及俄羅斯文學穿越時空的不朽魅力。
伊琳娜·科斯杰維奇,當代兒童文學作家,曾長期從事記者行業(yè),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經驗和素材。2012年憑借小說《漫長的十四歲》在第二屆國際*佳青少年讀物大賽中獲得了第三名的佳績。她的作品不僅得到青少年讀者的承認,還受到許多成年讀者的喜愛。
第一章 八月十七日
第二章 九月一日
第三章 九月二日
第四章 還只是九月二日
第五章 九月四日
第六章 奶奶和校長
第七章 倒霉事繼續(xù)
第八章 九月四日夜
第九章 最不尋常的早晨
第十章 九月,十月……
第十一章 十月的最后一天
第十二章 我們的小組
第十三章 十一月二日
第十四章 我們怎么弄到錢
第十五章 醫(yī)院里的相遇
第十六章 薩娜的故事
努里克和貝卡
第十七章 顏料
第十八章 爸媽回來了
第十九章 墻是如何畫滿的
第二十章 思維特卡的話
第二十一章 我和同學去郊游
第二十二章 阿爾森的舉動
第二十三章 薩娜離開醫(yī)院
《漫長的十四歲》:
兩年前我就在網上把自己的年齡寫成十四歲了,因為在社交網站“VK”上大家都覺得,十三歲還算是小孩子,到了十四歲就能獨當一面了。這真是個愚蠢的看法。但現在,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我的生活面目全非,整個人處在驚恐之中!這是說真的,不是網上那種無病呻吟。我的生活確確實實非常、非常糟糕。
我的家已經全毀了!一周之前它就被夷為平地了。爸爸媽媽被派去阿斯塔納出差的時候,我暫時借住在奶奶家。之后,我和爸爸媽媽搬去了一個郊區(qū)的十層樓房里(還是沒完工的)!而我的暑假……已經不是假期了,簡直爛透了。不,比爛透了還要糟。
要知道,不久前我和金卡還像兩個小傻瓜,沿著杏樹大街飛跑,馬霞尼雅在身后追著我們。現在,馬霞尼雅朝我嗚嗚咽咽地叫著,好像在回應我的心情。我眼前矗立著這塊可惡的光禿禿的空地,上面還殘留著一點兒我家房子的廢墟。我心愛的蘋果樹被推土機推倒了,扭曲的枝丫支棱著。我想哭——現在街道也沒了,家也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只有在“谷歌地圖”上才能看到我們的街區(qū),那張街景照片還是五月份拍的。
一切都留在了過去,甚至過去的學校也是。
倒不是說那學校特別好:學校里的男生們太像自家人,就跟親戚似的,還有點兒傻里傻氣。但是,我跟他們已經混熟了,習慣了跟他們相處。男生們……就像金娜常愛說的那樣“找不到人可以一起鬼混”。我記得我們總是期待有新同學轉來,幻想著會來一個特別的人?墒牵瑏淼哪切┤,唁……也就那樣。
現在我自己也要變成新同學了;蛘撸绻麚Q個角度看這事兒,那么我就是個“老生”,要去一個全是“新同學”的班級。當他們看到我的時候……單是想想就夠可怕的了!
我親愛的金娜匆匆忙忙去了伊塞克湖的奶奶家,她奶奶家里不能上網,附近也沒有網吧。那兒沒有電纜線,取而代之的是某種私人架的電視天線….
我親愛的奶奶那兒最多的是“奪命良藥”——我爸一直開玩笑這么說。奶奶已經堅持去“健康生命”俱樂部一整年了,被那些病癥和寄生蟲迷得死去活來。她現在不做烤餅給我吃,凈不停地給我灌些咸乎乎的維他命藥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