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第五卷 化學及相關技術 第一分冊:紙和印刷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第二卷:科學思想史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第一卷:導論
本書梳理了系統(tǒng)科學的基本思想、原理與方法,目的是幫助讀者建立系統(tǒng)科學的學科知識體系,同時還介紹了系統(tǒng)理論的幾個前沿應用專題!禕R》全書共分為16章。前兩章簡要介紹系統(tǒng)科學的產生發(fā)展及基本概念;第3~9章按照系統(tǒng)理論發(fā)展的過程,分別介紹一般系統(tǒng)論、控制論與信息論、運籌學與博弈論、耗散結構理論、協(xié)同學與突變論、混沌與分形
本書主要介紹C2000DSP控制代碼的自動生成。由此從兩個方面(建模與代碼自動生成)逐次展開,引導讀者學習自動生成算法模型DSP控制代碼的方法。在建模部分:重點介紹Simulink的常用模塊功能與基于MATLABR2017a版的Simulink建;A,以及用戶模塊的定制方法。此外,還介紹基于有限狀態(tài)機(Statefl
《10000個科學難題-海洋科學卷》是《10000個科學難題》中的一卷,也是相對獨立的專業(yè)書!10000個科學難題-海洋科學卷》介紹了海洋科學領域各個學科的重要科學難題,包含了國內外新科學進展及學科前沿內容,對于了解海洋科學的未解之謎、啟發(fā)學者的創(chuàng)新性探索,開啟未來的研究方向有重要價值!10000個科學難題-海洋科
張巨青是新中國科學方法論研究的早期推動者和科學邏輯研究的早期倡導者,對類比、比較、辯證法與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統(tǒng)一、科學理論的形成檢驗與發(fā)展、鄧小平治國理念均有獨到見解和系統(tǒng)闡述,其中關于假說的論文曾引起國家**人重視。其研究工作散見于論文、專著、工具書和教科書中。本書匯集了作者在科學方法論、普通邏輯、辯證邏輯、科學邏輯,
同步現象普遍存在于科學界、自然界、工程科學及社會生活中,它*早于1655年由惠更斯(ChristiaanHuygens)發(fā)現。各種完全不同的系統(tǒng)都有趨向同步的性質,如鐘表、鳴叫的蟋蟀、心臟起搏器、放電神經元和觀眾的鼓掌聲等。基于現代非線性動力學理論,我們可以給出一個統(tǒng)一的框架來描述這些現象。在這本書的*部分,我們首先對
本書將20世紀的科學整體作為研究對象,選取在國際上影響卓著的兩份綜合性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劇創(chuàng)作為研究的出發(fā)點,采用內容定量分析方法。在科學有效地設置計量指標的基礎上,分別對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的內容,分10多個學科類別進行計量分析,并從基礎科學、人文
科技館具有形式豐富的教育項目,需要評估才能獲知其效果并改進!犊萍拣^教育項目評估:理論與方法》是國內一部系統(tǒng)介紹科技館教育項目評估理論與方法的著作!犊萍拣^教育項目評估:理論與方法》首先介紹了科技館教育項目的類型、評估原則、對評估者的要求、評估類型、倫理、必要性及面臨的挑戰(zhàn);闡述了科技館學習的基本理論后,介紹了評估框架
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效率評價方法。本書結合作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將數據包絡分析方法進行擴展與集成,使之成為一種開展系統(tǒng)綜合評價的有效方法。本書重點介紹DEA公共權重配置和DMU完全排序方法、DEA中DMU結構分析和效率分解方法、不確定信息條件下的魯棒DEA方法、徑向和非徑向DEA集成效率測度方法、
本書共3卷。《第I卷:系統(tǒng)科學概論》旨在通過具體研究工作的例子來展示什么是系統(tǒng)科學,系統(tǒng)科學在什么樣的問題中可以發(fā)揮作用,系統(tǒng)科學有哪些思維方式和分析方法。
在科普信息化工程建設深入推進的同時,中國科普研究所與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科普部及百度數據研究中心等機構聯合啟動了互聯網科普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持續(xù)開展基于互聯網的科學傳播與受眾行為特征研究,并陸續(xù)發(fā)布了《中國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報告》《網絡科普輿情報告》《移動互聯網網民科普獲取與傳播行為報告》!禕R》作為對科普數據系列
《數字建模藝術》主要從數字建模概念出發(fā),闡述建模的基本原理,避免以講授具體指令為重點,著重分析建模對象的結構構成,從而確定建模方法與步驟。《數字建模藝術》以方法論為核心,不受軟件版本限制;以多邊形建模為主要方法,兼顧其他方式;內容上涵蓋硬表面、交通工具與生物建模,充分考慮到不同類型介質建模的區(qū)別。
本書系統(tǒng)、全面地研究了中國度量衡的產生、發(fā)展、管理制度、單位量值、科學技術成就。包括以下內容和新的見解:《BR》對古代文獻中有關度量衡標準的確定,以及其科學性、實施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作了全面的分析;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混亂的度量衡單位制作了梳理和考證;對古代貨幣與度量衡的關系作了考辨;對戰(zhàn)國栗氏量與新嘉量的承傳關系、科學技術
為貫徹和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加強高層次科普專門人才培養(yǎng),引導和支持高?破障嚓P專業(yè)方向在讀研究生積極參與科普工作實踐,增強廣大高校師生對科普工作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2017年中國科協(xié)科普部與中國科技館、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xié)會一起組織實施“中國科協(xié)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
“科學哲學問題研究專輯”作為“科學技術哲學文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年度專輯形式推出,專輯以具體問題研究為導向,涵蓋一般科學哲學、自然科學哲學與數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認知與心理學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論題,反映年度科學哲學前沿動態(tài)和熱點領域研究現狀!犊茖W哲學問題研究(第六輯)》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西大學
本書主要是在《數據包絡分析第二卷·廣義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對廣義數據包絡分析方法體系給出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包括給出基于面向輸出的廣義DEA模型體系,面向輸入及輸出的廣義DEA模型的性質探討,以及廣義DEA模型體系的延伸。第1章對傳統(tǒng)與廣義DEA方法的相關問題的進展進行了簡要介紹。第2章從面向輸入和面向輸出兩個角
《從一到無窮大》是當今世界最有影響的科普經典名著之一,20世紀70年代末由科學出版社引進出版后,曾在國內引起很大的反響,直接影響了眾多的科普工作者。本書根據原書**版進行了修訂,書中以生動的語言介紹了20世紀以來科學中的一些重大進展。先漫談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闡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四維時空結構,
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存在,有太多的未知和奧秘。本書以時間序列為坐標軸向,以生命演化為主要線索,以散文化的表達為主要風格,對自然和生命歷史及真榮衰進行精細解讀,講述了由生命現象、自然演化和文明進化引出的種種思考,包括對微觀領域、對宏觀領域及對科學和人類自身行為的深思相反省,有對既成社會意識的批判,也有對自然和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