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事業(yè)接續(xù)發(fā)展、再續(xù)華章,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等方面取得了的可喜成績,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肯定。社會各大主流媒體給予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大量報道,在海內外產生了良好反響。2012、2013年也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自2011年六十年校慶年之后,發(fā)展至關重要的兩
上個世紀一二十年代,古老的中國吹入了清新的風,新知識、新文化、新思想處處萌動,激蕩著胸懷大志的年輕才俊們的心。頭頂詩人桂冠的徐志摩留英歸來,春風得意。他熱情倡導社會改良的政治理想,身體力行新文學尤其新詩的拓荒創(chuàng)作。
一曲《牡丹亭》演繹了大家閨秀與夢中情郎兩情繾綣的愛情故事,也蘊含了一個昆曲世家三代的悲歡離合:在經濟快速發(fā)展而傳統(tǒng)戲劇文化處于低谷的大時代中,昆曲大師吳一蕉作為昆曲第四代吳派傳人,膝下三子卻無一人可繼承衣缽,只有關門弟子錦繡維系著吳派昆曲這一傳統(tǒng)藝術的命脈,吳家上下對她都懷有復雜的感情和希冀。承載著恩師畢生的期盼,錦繡
一個女人40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20世紀40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員的“金絲雀”,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隨后大員遇難,上海解放,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頓似漂萍。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復雜關系,陰
《桐城派心理學思想》以桐城派及桐城派研究的大量史料為依據,運用文化心理學的思想方法,深入分析桐城派心理學思想的表現及其對桐城派的散文理論、散文創(chuàng)作以及其它社會活動的影響!锻┏桥尚睦韺W思想》包括五方面內容:其一,桐城派心理學思想的成因;其二,桐城派的文學心理學思想;其三,桐城派的人才心理學思想;其四,桐城派的教育心理學
《小故事大道理:讓男孩更成功的150個成長故事》是小故事大智慧系列圖書之一,《小故事大道理:讓男孩更成功的150個成長故事》收錄了涉及勇敢自信、寬容真誠、細心善良、幽默風趣、獨立擔當、情深意重等與孩子健康成長息息相關的200個故事,通過故事與小讀者們討論分析孩子成長中常見的話題,分享人生智慧,獲得成長的力量,從而做最好
《小故事大道理:讓孩子更優(yōu)秀的200個啟發(fā)故事》是小故事大智慧系列圖書之一,《小故事大道理:讓孩子更優(yōu)秀的200個啟發(fā)故事》收錄了涉及心態(tài)、性格、品德、習慣、學習、成敗和感恩等與孩子健康成長息息相關的200個故事,通過故事與小讀者們討論分析孩子成長中常見的話題,分享人生智慧,獲得成長的力量,從而做最好最優(yōu)秀的自己,適合
《小故事大道理:讓孩子更優(yōu)秀的200個勵志故事》是小故事大智慧系列圖書之一,《小故事大道理:讓孩子更優(yōu)秀的200個勵志故事》收錄了涉及心態(tài)、性格、習慣、感恩和成功等與孩子健康成長息息相關的200個故事,通過故事與小讀者們討論分析孩子成長中常見的話題,分享人生智慧,獲得成長的力量,從而做最好最優(yōu)秀的自己,適合6-12歲的
《抗戰(zhàn)家書:我們先輩的抗戰(zhàn)記憶》收錄了左權、吉鴻昌、張自忠、戴安瀾、蔡炳炎、謝晉元等抗戰(zhàn)先輩近100封家書及其背后的故事,圖文并茂,鮮活生動地展現了中國人民長達14年的抗戰(zhàn)心靈史。 其中既有熱血男兒從沙場寫給親人的絕筆,也有嚴父慈母對子女的叮嚀;既有兄弟之間的同心同德,亦有戀人之間的款款深情;既有戰(zhàn)場的硝煙炮火,也有
《恰同學少年北大青年的關注、聲音和責任(套裝上下冊)》是北大共青團的刊物《北大青年》編輯部組織的一本反映北大青年學生2014年相關微信的文章結集。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我們的關注,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責任,共八十篇文章,反映北大歷史、北大校園、北大學生、北大教師、北大學術以及國家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作者均是北大學生,文章觀點正
應試詩產生于唐代以詩取士制度下,本身體現了科舉與文學的緊密聯系,《唐代科舉與應試詩研究》以其為中心,將唐代科舉與文學發(fā)展關系這一熱點研究推向深入。上編研究“應試詩與唐代科舉”,勾勒唐代科舉以詩取士制度的全貌,以便加深對科舉制度文學化特性的認識,同時明確應試詩的性質及其存在的主要類型。下編考察“應試詩與唐詩發(fā)展流變”,將
《北宋詩歌與政治關系研究》以北宋政治詩為研究對象,探討詩歌和政治的相互關系,運用以史證詩的方法,為北宋政治詩的發(fā)展原因、發(fā)展過程、政治內涵和藝術特點提出全新的看法,使北宋詩歌的研究領域具有突破性的進展。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就北宋詩歌和政治的重要問題展開探討,側重宏觀論述;第七章至第十一章,分別就各時期主要詩
《人·現代·傳統(tǒng)--近30年人文試點及其文學投影》基于作者對近30年來中國人文學科研究整體格局的把握與內在邏輯的梳理,訴諸具體現象與個案的分析,內容涉及人、現代、傳統(tǒng)、文學、魯迅等議題,試圖通過在整合背景下對具體對象的深入剖析,呈現近30年人文景觀的宏觀格局與微觀肌理。
《想不到的西游記》寫到了孫悟空從化生到強大,最終引發(fā)了與既有天界系統(tǒng)的武力沖突,以此為線索小說展開了宏大的神學構想和訴求。之后隨著取經團隊的組建,漫長的西行之旅開始了,在這一過程中取經成員的豐富性格得以呈現和改造,最終完成使命,獲得救贖。小說中眾多仙佛神魔人物有著極其豐富的性格,性格中又有著極其微妙的張力,情節(jié)中有很多
《酉陽雜俎》校證采用《酉陽雜俎》的早期善本,明萬歷三十六年趙琦美刊本為底本,前集參校國家圖書館二十卷本明刻本、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明弘治五年朝鮮刊刻本、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翻刻本、明末毛晉汲古閣《津逮秘書》本、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代張海鵬照曠閣《學津討源》本,續(xù)集參校《津逮秘書》本、《四庫全書》本、《學津討源》本,并參
《中華經典作家新論》是一部人文素質教育的普及性著作,匯聚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典范、指標以及基石意義的眾多經典作家進行綜合述評。內容涉及作家本人生命范式、作品創(chuàng)作、人格修養(yǎng)、精神境界等各個方面。力圖對作家整體氣質和風貌進行全面的還原和客觀的評價,并由此引導大眾展開對名家名作以及相關歷史文化語境的溯回,旨在闡釋中華傳統(tǒng)文
本書分為第一個十年(1971-1927)的農村題材小說、第二個十年(1928-1937)的農村題材小說、第三個十年(1937-1949)的農村題材小說三編,主要包括:魯迅:中國現代農村題材小說創(chuàng)作的開拓者;“鄉(xiāng)土文學派”的鄉(xiāng)土寫實小說等。
《儒林外史語詞典型翻譯--基于平行語料庫的研究(精)》在作者劉克強自建的《儒林外史》漢英句對齊平行語料庫的基礎上,依據系統(tǒng)、科學的標注,通過平行語料庫檢索軟件及相關程序編著而成。區(qū)別于傳統(tǒng)其它同類書目的是,該書無論是詞匯還是對應的翻譯都是以句子的形式列出的,這樣特別有利于從上下文語境把握詞語的翻譯;另一個特點是所有的譯
石麟著的《古代小說與民歌時調解析--石麟論文自選集》由四個部分構成,一是對中國古代小說批評與評點派的研究,二是對中國古代小說史與幾大名著的分析,三是對唐人傳奇中豪俠類作品的講解,四是對中國古代詩詞曲與民歌名篇的鑒賞。全書集知識性、理論性、趣味性為一體,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同時,書中涉及的內容既有深入的理論探討,也有通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