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萬提斯全集(1-8卷)
《石倉十二代詩選》,亦名《石倉歷代詩選》,是明代末期著名詩人、學(xué)者、藏書家曹學(xué)佺所編纂的一部詩歌總集,所選的詩歌,按照時間先后分為《古詩選》《唐詩選》《宋詩選》《元詩選》《明詩選》五大部分。其中《古詩選》包含了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八個朝代的詩歌,加上后面的唐、宋、元、明四個朝代的詩歌,共包含了十二個朝代的詩歌
《新鐫仙媛紀事》九卷,補遺一卷,為明楊爾曾輯,明萬歷三十年(二八〇二)草玄居楊爾曾自刻本。楊爾曾,生卒年不詳,約明神宗萬歷四十年(二八二一)前后在世。字圣魯,號雉衡山人,又號白堂主人,別署臥游道人、草玄居士。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據(jù)《武林坊巷志》記載,楊爾曾住在錢塘縣保安坊二羊牙蕩。以刻書為業(yè),兼職創(chuàng)作,其編撰、刊刻多
《公劉文存》系中國當(dāng)代著名詩人、作家公劉先生一生創(chuàng)作之詩文集大成者,雖非全集,然已囊括了作家一生自1945年至新千年以降的重要詩文。詩歌卷所輯入的1046首詩歌、兩部長詩以及所附錄整理的長詩《阿詩瑪》、古今譯及歌詞選,正如大多數(shù)評論家所言,有著如云似火的清新、激越、深沉和收放自如的雄渾。而雜文隨筆同序跋評論兩卷所收入之
《三國戲曲集成》從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太原、河南等省市及高校圖書館、戲曲院團搜集歷代創(chuàng)作的三國戲587種,其中完整劇本471種,殘曲、存目116種,分編為《元代卷》、《明代卷》、《清代雜劇傳奇卷》(上下)、《清代花部卷》、《晚清昆曲京劇卷》、《現(xiàn)代京劇卷》(上中下)、《山西地方戲卷》、《當(dāng)代卷》(上下),共8卷12
“古吳蓮勺廬抄本”為清末民國蘇州人張玉森(古吳蓮勺廬主人)遍訪大江南北,收藏、抄錄歷代戲曲(傳奇、雜。⿺(shù)百種,上世紀三十年代張氏藏書散出,鄭振鐸聞訊趕赴蘇州,挑選其中百種。古吳蓮勺廬抄本中多有失傳已久的孤本、稀見本,為戲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鄭振鐸藏古吳蓮勺廬抄本已經(jīng)捐給國家圖書館。其余部分目前藏于蘇州博物館。
\"外國文學(xué)名著名譯化境文庫\"第一輯10本:《紅與黑》[法]司湯達著羅新璋譯(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翻譯家、\"傅雷傳人\"羅新璋譯本,此版是被公認的優(yōu)秀翻譯珍品,2018年全新修訂面世。講述各個時代都在發(fā)生的小鎮(zhèn)青年躋身上流社會的野心故事。)《給青年詩人的信》[奧]萊內(nèi)·馬利亞·里爾克著馮至譯(
現(xiàn)代名家散文集。收錄了12篇散文,是沈從文眾多散文作品中的精華。創(chuàng)作于沈從文離開湘西后重回故里之時。書中,作者細織密縫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遠行中船頭水邊的見聞,展現(xiàn)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風(fēng)光和獨特的風(fēng)土人情,以及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自發(fā)的抗?fàn)。本書文筆自然淳樸,展現(xiàn)了明朗樸野的湘西風(fēng)光,同時也充滿了作者對人生的隱憂和對
《馬識途文集》共十八卷,第一卷長篇小說《清江壯歌》;第二卷長篇小說《夜譚十記》;第三卷長篇小說《巴蜀女杰》;第四卷長篇小說《京華夜譚》;第五卷長篇小說《雷神傳奇》;第六卷長篇小說《沒有硝煙的戰(zhàn)線》;第七卷是《中短篇小說》;第八卷《諷刺小說及其他》;第九卷長篇紀實文學(xué)《風(fēng)雨人生》;第十卷《滄桑十年》;第十一卷《百歲拾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