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現(xiàn)代叢書目錄》(以下簡稱《叢目》)是上海圖書館七十年書目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我國著名圖書館學家、版本目錄學家顧廷龍先生指導下,于1979年由上海圖書館編印(次年由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在境外發(fā)行少量,內地迄今未公開出版發(fā)行),由于當年技術條件所限,采取手寫影印的形式!秴材俊饭彩1902年到1949年間出版的各
明代永樂年間編修的《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宏富的類書。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文獻,具有極高的學術文化價值!队罉反蟮洹吩22877卷,現(xiàn)僅存800余卷,約占原書篇幅的4%,散藏于十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數十個公私機構中。自上世紀中期以來,中華書局持續(xù)搜訪《永樂大典》殘卷并三次影印出版,受到學界的廣泛歡迎。本次
《愚齋存稿》是晚清洋務運動主將盛宣懷新政事業(yè)的思想與實踐的重要文獻史料,涉及政治、外交、實業(yè)、教育、民政等方面。全書100卷,補遺12卷。收錄1896-1911年盛宣懷遺稿中的奏稿、電奏稿和電稿,其中奏議稿20卷、電奏稿3卷、電稿77卷。卷首為愚齋遺像1幅,神道碑、墓志銘、行述各1篇及序6篇,卷末附有碑文5篇,呂景端跋
本書是對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的漢文部分的整理與研究。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集中公布國圖所藏來自新疆和田的文書共計333號,約400件,包括圖版和錄文;下編收入相關研究論文14篇。 這些文書為我們研究西域于闐國史、唐朝對于闐的統(tǒng)治等,唐朝統(tǒng)治西域的軍政體系與稅收制度、中原漢文化的傳播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本書共五冊,收錄晚清封疆大吏羅繞典的奏折、題本、詩文集《蘇溪全集》《黔南職方紀略》及部分輯佚詩文。
本書收錄了世界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蟋蟀6科715屬5669種,收錄了每個物種的模式產地、模式標本保存地、原始文獻和引用文獻等信息,這將為蟋蟀分類研究和發(fā)展提供便利。
本書稿共收錄河池地區(qū)壯語地名詞條27756條,共分為上、中、下三卷,按“壯語音譯地名”“壯漢合成地名”“異化地名”“其他地名”“漢化地名”等類別對所收集詞條進行編輯整理。河池卷作為廣西壯語地名集叢書中的一卷,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面詳細的地名普查,它的出版,可為壯族歷史、文化、語言、社會變遷等諸多領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全面系
襄陽張氏相關史料文獻,為襄陽圖書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獻珍藏。此次編選的《襄陽張氏未刊稿》主要收錄清末至民國時期襄陽名人張國蘭、張文伯父子未刊稿十六種,內容包括張國蘭先生任官期間的公文往來及與親友的書信往來等,其子張文伯先生詩歌、雜作、印譜、張氏家族歷史史料等,其中張文伯輯錄之《桐城張氏文獻求遺錄》含八卷,收錄桐城張氏各歷
本書采用原文影印方式出版。原書由(民國)廣西統(tǒng)計局(第三回署廣西省政府統(tǒng)計處)編,共三回。第一回于1933年成書,第二回于1936年成書,第三回于1947—1948年成書并印刷。本書是廣西第一部省級年鑒,較為全面詳細記錄了民國時期廣西農業(yè)、漁牧蠶蜂、林業(yè)、礦業(yè)、工業(yè)、勞工、物價、金融、土地、氣象、人口、交通、商業(yè)、財政
本書分為8冊,正文部分7冊,索引1冊。全面搜集、整理歷代一千多種石刻著作中著錄的碑碣、摩崖、墓志、造像題記等,以及公、私、散佚海外沒有著錄的石刻,共著錄漢至五代石刻26000余種,對每方石刻設置時間編號、碑志題名等22個著錄項,共整理出25937條提要。碑目以制作時間為序,斷代、分時、分類進行編排,還將編制題名索引和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