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志集成(善本方志輯第1編共78冊)》精選明代及清前期(順治、康熙、乾。┑姆街居坝〕霭。《善本方志輯》收307種方志,11萬多面,涉及全國14個省,收羅廣泛,版本精善。《中國地方志集成(善本方志輯第1編共78冊)》為第一編,選擇上海、河北、山西、陜西、江蘇、浙江等6省市善本方志影印。編選者影印時對底本進行加工
《民間遺存臺灣文獻選編》系臺灣文獻史料出版工程主體項目之一,由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與廈門大學共同編纂。本書所收涉臺文獻以民間收藏的清代官衙文書、涉臺契約文書、籍賬、家族文書、日記、碑文及民間教育類圖籍為主要內(nèi)容。其中,清代官衙文書包括文武衙門簿、北路理番分府票簿、彰化縣主成票簿、彰化縣主案簿、北路理番分府案簿、北路理憲
《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系臺灣文獻史料出版工程主體項目之一,由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共同編纂。該書全面整理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明清時期有關(guān)臺灣事務檔案,系統(tǒng)反映了臺灣地方與明清兩朝中央政府的關(guān)系,如實追記了明清政府對臺灣的有效管理。本書所輯明清宮藏臺灣檔案系首次系統(tǒng)整理解密付梓,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
孟府,又稱亞圣府,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長期以來,居住在孟府的嫡系后裔,留下了大量的記載孟府各項活動的檔案資料,涉及孟府政治、經(jīng)濟、文化活動和家族事務等,是目前僅存的孟氏宗族私家檔案。檔案的時間跨度為清朝至民國,經(jīng)過整理,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朝廷封贈、官府往來、府務活動、林廟管理、地畝租項、賬目票單、地契、書信往來
本套書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地方蒙古文檔案,記載了乾隆六年(1741)至中華民國21年(1932)近二百年間由清朝皇帝、六部、理藩院、熱河都統(tǒng)、卓索圖盟、承德府、三座塔廳(今朝陽)、塔子溝廳(今凌源)、建昌縣等各級行政機構(gòu)發(fā)給喀喇沁左旗衙門和喀喇沁左旗衙門呈報上述機關(guān)的往來文書及旗衙門內(nèi)部文件。本檔案為廟產(chǎn)卷,分為上、下
《中國地方志集成》是輯錄舊地方志的大型叢書!渡綎|府縣志輯》共收錄了山東省的舊地方志180種,95冊。其中府志10種,州志9種,縣志90余種。府志有濟南府、武定府、青州府、萊州府、登州府、沂州府、膠州、平度州、寧海州、東平州、濟寧直隸州、高唐州和臨清直隸州;所收方志中有明刻本、康熙本、乾隆本以及嘉慶、道光、咸豐、同治、
全套書共設(shè)14個分卷,按照時間順序分明代檔案、清代檔案、民國檔案、民主革命時期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檔案,共展示檔案文獻圖片800多件。 這些珍貴的文化財富、民族的寶貴遺產(chǎn),在塵封了百年后真相露面,再經(jīng)過專家學者的考釋解碼,給讀者復原了歷史場景,帶來身臨其境的鏡頭感和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知識。這套精美的書,帶你穿越時
本叢刊從北京大學所藏六千七百余種地方志中精選出二十八個省區(qū)的二百七十四種稀見方志,其中孤本、稿本九十二種,國內(nèi)收藏單位在三家以內(nèi)的稀見方志一百八十四種。含自宋至民國省、府、州、廳、縣志的刻本、稿本、抄本,包括價值較高的鄉(xiāng)土志,彌足珍貴。所選珍稀方志,不乏精校精刻本,亦不乏罕見稿、抄本及精校精抄本。精刻如宋紹定《澉水志》
臺灣通史(上中下)(精)
吉林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全二十五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