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彭林和嚴佐之兩位教授聯合主編,《方苞全集》(全13冊)收錄了桐城派始祖方苞的全部現存著述,按經史子集分類,匯集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及華東師范大學學術力量整理點校,精心編排,約400萬字,發(fā)揚望溪生平學問所萃,是迄今為止*為全備的方苞全集。方苞治學宗旨,以儒家經學為基礎,以程朱理學為精神旨歸,日常生活,都遵循古禮,旁及史
本書搜集整理了民國時期《寧夏省政府公報》《寧夏省政府行政報告》《寧夏省政府工作報告》《寧夏省政府行政計劃》等寧夏省政治公報類的文獻一百余期,時間跨度為一九三〇年至一九四九年。這批文獻較為全面的揭示了民國時期寧夏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歷史面貌,也對研究馬氏家族統治寧夏的政策、方針、措施等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近代中國由于社會局勢之丕變,學術發(fā)展亦因之新變。此一時期,新學之興起自不待言,即使淵源深長之傳統學術,同然仍以強大的生命力、循自身固有之邏輯持續(xù)發(fā)展,但受其時社會變革之影響,無論是研究方法、研究理路,抑或是研究對象、研究范圍,均不可避免地出現新的變化、新的拓展。當此大變動之世,多元風氣的激蕩,催生了大量卓有建樹的學術名
20世紀20年代,旅游逐漸成為了深受社會各界團體和眾多媒體追棒的新興生活方式。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總經理陳光甫憑著商人特有的感覺洞察到了旅游對于國民經濟、社會生活所即將發(fā)揮的作用,于是開辦了以“發(fā)揚國光,服務行旅”為主旨的中國旅行社,并于1927年親自策劃、創(chuàng)辦了《旅行雜志》!堵眯须s志》初期為季刊,季末出版。本書是繼《旅
《中華大典·軍事典》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項目,是《中華大典》17個分典中一個重要的分典,是《中華大典》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典。《中華大典·軍事典》不僅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同時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參考價值,對于傳承中華文明,弘揚優(yōu)秀文化,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書是《中華大典·軍事典·軍事
本書為明嘉靖年間福建御史李元陽等所刻《十三經注疏》的影印著作。“十三經”經、注、疏、釋文合刻起源于南宋建陽書坊。元泰定(1324-1327)前后,宋刻附釋文的注疏本被翻刻行世,形成了元刻十行本。嘉靖十五年至十八年間(1536-1539),李元陽、江以達等人根據元刻十行本刊成《十三經注疏》,人稱“李元陽本”“嘉靖本”或“
今天的化學是由煉丹術脫胎而來的,這是學術界一般的看法。但歷史上煉丹術出現之前,古代先民為現實生存和族群繁衍所需,今天稱之為化學的知識即已不斷積累;漢唐煉丹術興盛一時,相關化學知識的進步和積累,也沒有局限在煉丹術家的丹鼎爐火之中。是故《化學分典》共分“民生日用工藝化學”“金屬化學”“軍事化學”“金丹化學”四個總部,而序“
《中華大典》系國務院批準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被列為國家文化發(fā)展綱要的重點出版工程項目,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將其列為“十一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規(guī)劃之首!吨腥A大典》是參照現代圖書分類方法,收錄清末(1911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國疆域范圍內產生的漢文數學典籍(不包括譯著),以及文史典籍、出土文物等中的有關數學概論、數學成就
數學在中國古代常稱為“算術”,也稱為“算學”“算法”“數學”等。不過后二者有時含有象數學的內容。我們這里所講的當然是現代意義上的“數學”實際上,中國傳統數學著作的主流都屬于這個范疇,反映中國古代主要數學成就的著作幾乎沒有象數學的內容。清末以前到底產生過多少數學著作,無法精確統計,有人估計現存近二干種,不過,其中絕大多數
《讀書錄》為理學名著,明儒之篤信朱子而深造自得者,以薛氏為巨擘。全書二十卷,為其讀書筆記,其先有感於張子之言,心中有所開,即便札記,不思則還塞之矣。因作是編。全書就易、詩、四書等經典,以及先儒性理之微言,辨正大義,亦復探賾索隱,為薛氏一生學術之總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