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日本足利學校藏國寶及珍稀漢籍十四種》為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立項資助項目。足利學校是日本最古老的學校,被定為日本國家文化遺產。設立于1903年的足利學校遺跡圖書館,以收藏保存大量和漢珍貴古籍文獻而聞名于世!队坝∪毡咀憷麑W校藏國寶及珍稀漢籍十四種》獲得足利學?,將足利學校所藏國寶漢籍及其他珍稀漢籍14種,集
這是一部匯錄全面抗戰(zhàn)時期(1937—1945)出版的中文期刊篇目的重要文獻。本書從編纂到出版歷時近三十年,由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丁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左玉河,知名學者馬勇等聯(lián)袂編纂,匯輯近四百種抗戰(zhàn)時期中文期刊,內容涵蓋文藝、史學、戲劇、音樂、外交、邊疆地理等多個方面豐富內容,其
元明清時期,蒙漢民族間交融最為密切且逐步走向深化。大量的蒙古族文人寫作漢語詩文,以詩文集或散見于別集的形式給后世留下了豐富的蒙漢文學交融文獻。基于現(xiàn)存的諸多未加系統(tǒng)整理的文獻資料和長久以來對此研究領域的深入探索,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米彥青老師,于2016年申請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元明清蒙漢文學交融文獻
明代別集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寶庫,目前所知現(xiàn)存3000種左右,《四庫全書》及《續(xù)修四庫全書》共收集數(shù)百種,遠不能反映明代別集的全貌。大量的明代別集塵封于各圖書館中,不為世人所知,也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利用,尤其是稿抄本,由于其版本珍稀,更是難為世人所見。本叢刊收錄明人別集稿抄本151種,均為難得一見的珍本文獻,為學者提供更多、
本書選輯熊十力著作六種,以影印方式原貌呈現(xiàn),精心編制細目,并請名家撰寫導讀,便于讀者研讀。本次所收著作包括《新唯識論》、《原儒》、《體用論》、《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釋》、《乾坤衍》,均為熊氏代表性作品,較全面地反映了熊十力治學各個方面的成就。
本書內容提要:“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彝文珍稀善本集成”叢書是對已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彝族文獻進行整理,選取其中內容比較獨特的卷本,為了更好體現(xiàn)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進行高保真掃描后影印,盡可能的還原古籍本色。數(shù)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這些珍貴的彝族文獻記載了我國彝族古代的天文、地理、宗教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彝文珍稀善本集成”叢書是對已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彝族文獻進行整理,選取其中內容比較獨特的卷本,為了更好體現(xiàn)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進行高保真掃描后影印,盡可能的還原古籍本色。數(shù)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這些珍貴的彝族文獻記載了我國彝族古代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