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內(nèi)務公報》始于1913年,止于1925年,共145期。是民國政府的官辦期刊。公報的內(nèi)容分為以下幾部分:一、圖書;二、命令;三、法規(guī);四、文牘;五、報告;六、譯述;七、選論;八、雜錄等。本書收錄了《內(nèi)務公報》始于1913年,止于1925年,共145期。是民國政府的官辦期刊。公報的內(nèi)容分為以下幾部分:一、圖書;
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的東方古國,勤勞智慧的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和物質(zhì)文化產(chǎn)品。其中,以禮儀思想為基礎的衣食住行文化、觀賞娛樂文化和與這些文化內(nèi)容息息相關的自然萬物,構成了中國古代社會生活文化的主流。\\n在宏大而浩瀚的中國古代文獻典籍中記載著各時代的典章制度、思想學說、山川地理、風俗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插圖;賀詞;宣言;通電;例規(guī);命令;布告;通告;呈文;咨文;公函;批示;紀事。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插圖;特載;例規(guī);令文;呈文;咨文;公函;布告;批示;含義錄;工作報告;紀事。
輯錄了宋至清末出版的各類荒政著作,主要以稿本、初刻本或通行本為底本,并適當選編了一些散在的荒政論文。這些救荒文獻,為人們了解歷史時期特別是清代重大災難的實況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提供了極為詳盡的珍貴資料。
大連圖書館藏清代順治朝到光緒朝內(nèi)務府檔案2000余件,康熙朝題本皆為滿文,順治、雍正朝題本滿漢各半,乾隆朝之后為滿漢合璧。這些檔案包含了職司銓選、獎懲撫恤訴訟、宮廷用度、營建、宮苑、進貢等方面內(nèi)容,具體有:反映內(nèi)務府皇室經(jīng)濟的檔案,如康雍乾時期皇莊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物價等;反映內(nèi)務府機構人員管理的檔案:如有關曹雪芹家
凡明馮夢禎《歷代貢舉志》一卷,明張朝瑞《皇明貢舉考》九卷(附《貢舉紀略》不分卷),明張弘道、張凝道《皇明三元考》十四卷,清黃崇蘭《增補貢舉考略》五卷首一卷(《明貢舉考略》二卷、《國朝貢舉考略》三卷),清陳國霖《國朝貢舉年表》三卷!稓v代貢舉志》敘歷代貢舉之制,雖不無缺漏,然亦有簡明扼要之勝!痘拭髫暸e考》和《皇明三元考
60年來,中國各族人民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艱苦創(chuàng)業(yè),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以及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寶貴經(jīng)驗,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又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拼搏進取,進行了改革開放的新長征,
清代縉紳錄集成(95卷),為影印清華大學館藏清代刊行的《爵秩全覽》和《大清縉紳全書》的全稱。該叢書為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項目成果,是一部內(nèi)容具體而翔實的清代職官志、官員履歷表,涉及疆域、民風、學校、錢糧、倉儲,每月職官升遷除授、姓氏里居、臺號籍貫等歷史文化信息,除對研究有清一代縉紳官員極具史料價值以外,更能使我們清楚和全面
《九通拾補(套裝1-8冊)》共收錄有關“九通”的續(xù)補、訂誤、考疑、?、拾遺等專門著作13種。其中五種屬首次披露!毒磐ㄊ把a(套裝1-8冊)》是研究中國古代典章制度歷史的必要參考文獻,涉及唐代至清代的近千年歷史時期。(“九通”即《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續(xù)通典》、《續(xù)通志》、《續(xù)文獻通考》、《清通典》、《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