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毅荻書齋”存藏: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套裝共7冊)》主要圍繞其一生及其經歷的事與人展開。他在口述中充滿了對祖國、對中華民族的深摯情感,對中國共產黨及其成就也是發(fā)自內心的欽佩,對蔣介石等眾多歷史人物都有冷靜、客觀的認識評價,對自己的一生也有坦誠的敘述。他口述的一些歷史細節(jié),許多是鮮為人知的,對于人們了解
歷時三十余載匯聚數十位專家具有里程碑意義
本套書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地方蒙古文檔案,記載了乾隆六年(1741)至中華民國21年(1932)近二百年間由清朝皇帝、六部、理藩院、熱河都統(tǒng)、卓索圖盟、承德府、三座塔廳(今朝陽)、塔子溝廳(今凌源)、建昌縣等各級行政機構發(fā)給喀喇沁左旗衙門和喀喇沁左旗衙門呈報上述機關的往來文書及旗衙門內部文件。本檔案為廟產卷,分為上、下
《洛鏡銅華(洛陽銅鏡發(fā)現與研究上下)(精)》(作者霍宏偉、史家珍)是一部反映洛陽地區(qū)銅鏡發(fā)現與研究的工具書,內容分為緒論,上編、下編及附錄等四個部分。緒論包括兩篇綜述性研究論文。上編著錄自戰(zhàn)國至宋金元明時期的銅鏡300面;下編對近60年來洛陽銅鏡的田野考古發(fā)掘資料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整理和記述;附錄為主要參考文獻、《洛陽出
本書為《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的第七卷,長沙走馬樓二十二號井窯出土三國吳簡,根據出土情況分為二大類:一大類為采集簡,一大類為發(fā)掘簡。采集簡系施工攪亂后,從井窯四周及十里以外湘湖漁場卸渣區(qū)搶救撿回的簡,這種簡相對殘斷,發(fā)掘簡系吳簡正式發(fā)掘后,現場得到保護,經過科學發(fā)掘出土的簡;這種簡相對完整!堕L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
《洛陽流散唐代墓志匯編(套裝共2冊)》收錄2000年來在洛陽及其周邊地區(qū)出土的唐代墓志三百余方,每方墓志編者都加以釋文和標點,著錄其尺寸、書體、行款等相關信息,并配以拓片圖版。書后附有人名索引,便于學者查詢。《洛陽流散唐代墓志匯編(套裝共2冊)》的出版為學界提供了大量研究文史的新資料,對推動唐代歷史和洛陽墓志研究有重要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繼續(xù)與中國泛?毓杉瘓F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第二屆“薪傳獎”的評選和頒獎。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薦、專家提名或傳承人自薦構成候選人,最后經專家評審選出60位杰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獲得第二屆“薪傳獎”。該《畫冊》以獲獎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方面所做的貢獻為核心表現內容,全面
本書共分為九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回鶻式蒙古文;八思巴文;古藏文;阿拉伯文;回鶻文;敘利亞文;梵文;西夏文等。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北京市重要革命遺址、天津市重要革命遺址、河北省重要革命遺址、山西省重要革命遺址、內蒙古自治區(qū)重要革命遺址等。
年譜是一種編年的人物傳記資料,是研究某一歷史人物乃至某一朝代的資料寶庫。年譜體的出現,開始于宋代!端稳四曜V叢刊(套裝共12冊)》有如下特點:一,收錄了宋代以及後代人所編宋人年譜163種(包括港臺地區(qū)學者所編),每譜均撰寫提要,簡述譜主生平事蹟,詳述年譜傳承,並對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作了考證。二,對一人多譜的譜主,精選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