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包括七十五卷七十回,清順治十四年(1657)醉耕堂刻本。卷首有王仕云撰《評論水滸序》《王望如先生評出像水滸傳總論》,次翻刻陳洪綬繪本《水滸葉子》四十幅人物畫像。正文評論一百二十回本《水滸傳》前七十回,每回前有金圣嘆點評,末有王仕云總評,金圣嘆的評點,在諸多評本中此本為最詳細,有不少獨到的見解;王仕云同樣有著自己的
《丁卯集》二卷,(唐)許渾撰,宋刻本,框高17.4厘米米,寬13.1厘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此本避諱至“敦”字,當刻於南宋光宗間(1190—1194),其版式行款與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相同。故自清黃丕烈而下,人皆視其為陳氏刻本,即所謂“書棚本”也。然陳氏所刻唐、宋人集每有刊記,此本則無;又陳刻諸本字
《極玄集》是中國唐代姚合編選的唐詩選集。姚合(777-843),唐代著名詩人。書前自序,稱所選“凡二十一人,共百首”。主要選中唐大歷時期詩人(盛唐僅王維、祖詠二人),詩體多為五言。自序又謂:“此《極玄集》書影(明刻本)皆詩家射雕之手也。(姚)合于眾集中更選其極玄者,庶免后來之非!逼湟饧粗^選錄有代表性詩人的佳作,以免后
本書匯集了現(xiàn)當代眾多名家力作,涵蓋近200位現(xiàn)當代作家的300余部作品,精選百年中國鄉(xiāng)土小說中的經(jīng)典作品。全書按時間線,分成三個部分,即中短篇小說(1917-1949)、中短篇小說(1949-1966)、中短篇小說(1976-2020),囊括二十世紀以來,圍繞鄉(xiāng)村、農(nóng)民寫作的重要作家的經(jīng)典中短篇作品。
本書收錄國家圖書館、天一閣博物院、日本內(nèi)閣文庫、復(fù)旦大學(xué)圖書館、山東大學(xué)圖書所藏明代詩話珍本文獻近40種,其中稿本1種,明抄本10種,明刻本27種,所收文獻多為難得一見的珍稀善本。
本書為現(xiàn)存宋刻《注東坡先生詩》現(xiàn)存世六部殘本中版本價值最高者,可以為古籍研究、保護工作提供參考。整體仿真制作。宋刻《注東坡先生詩集》四十二卷。宋蘇軾撰,施元之、顧禧、施宿注,宋嘉泰淮東倉司刻本。存二卷(卷四十一、四十二)。清黃丕烈跋、題詩,周錫瓚題跋,潘奕雋題詩。國圖本卷四十一、四十二雖系殘本,然正如黃丕烈題跋所言:“
劉開地個人文學(xué)作品集!短m章集錦》收錄了百余首(篇)詩詞曲及文章,主要內(nèi)容有懷古、詠今、詠物、詠景、詠人等等,展現(xiàn)了作者個人的學(xué)識、細膩的情感與開闊的胸襟。作者善于遣詞造句,化用典故,語言富有詩情畫意,但又不至于過于雕琢,文質(zhì)彬彬,雅俗共賞,具有一定的可讀性。該作品集采用線裝的裝幀形式,古樸大方,文中穿插有大量古代繪畫
本書收集了十多種漢代以后家族性文學(xué)總集,包括《三傅集》《陸士衡文集》《陸士龍文集》《范文正公宣公全集》《蕭梁文苑》等。本套書是研究我國歷史上家族文化的一手資料,也是研究地方史志的重要資料。對挖掘家風(fēng)文化史料和研究各地家風(fēng)傳承來說,是重要的文獻。本書作為影印書出版,其底本完好清晰,價值不菲。本書是漢至宋代家族文學(xué)和家族文
本書第一輯主要收錄巴蜀近代文學(xué)家吳之英、張問陶、彭蕓生、何振義等二十余位巴蜀學(xué)者的詩文集著作,如吳之英《壽櫟廬文集》《壽櫟廬詩集》、張問陶《船山詩草》、蘇鶴亭《鶴亭詩選》、徐子休《霽園詩鈔》、張尚賢《尚賢遺稿》等,這為從事相關(guān)研究提供珍貴資料,具有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和文獻價值。
蘇轍撰有《詩集傳》二十卷、《春秋集解》十二卷、《老子解》二卷、《古史》六十卷,另文集中還有《孟子解》《論語拾遺》《歷代論》諸種。蘇轍之學(xué)術(shù)著述影響頗大,后代刊刻亦勤,故版本不少。蘇轍的詩文主要收錄在其《欒城集》中,《欒城集》成書后流傳頗廣,后世刊刻亦頻,今存尚有宋刻遞修本、明嘉靖二十年蜀藩刻本,明活字本、清文淵閣《四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