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藏敦煌藏文文獻》是我社繼《法藏敦煌藏文文獻》《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后的又一大型文獻出版項目。敦煌藏經(jīng)洞的古藏文文獻,被英國斯坦因(1905年)和法國伯希和(1908年)分別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肅各地博物館。《甘肅藏敦煌藏文文獻》將全部甘肅所藏收錄出版。配合我社正在進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將
本書分上下兩冊,上冊主要收錄文字考述,包括大長公主祥哥剌吉的“家世及其生平系年”“儒釋道醫(yī)情緣”“書畫收藏”及“交游考”四部分;下冊主要收錄與女主人公一生行跡緊密相關的彩圖資料,涵蓋人物半身畫像、出獵圖、供養(yǎng)像、古城航拍圖、石刻、書畫墨跡等。
18世紀,啟蒙時期代表人物、史學泰斗愛德華·吉本以畢生精力,創(chuàng)作出享譽世界200多年的不朽名著——《羅馬帝國衰亡史》。自問世以來,《羅馬帝國衰亡史》受到無數(shù)名家的極力推崇,包括哲學泰斗休謨、“經(jīng)濟學之父”亞當·斯密、世界歷史學科奠基人麥克尼爾、科幻經(jīng)典《銀河帝國》的作者阿西莫夫等。二戰(zhàn)時期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更是經(jīng)常在演
《花重錦官城(成都博物館歷史文物擷珍)/成都博物館歷史文化系列叢書》收錄成都博物館藏先秦至明清時期藝術性與歷史價值兼具的精美文物300余件,對文物形態(tài)、工藝及蘊含歷史信息進行系統(tǒng)介紹,以供讀者賞析;也藉文物為載體,從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等諸方面對成都地區(qū)古代歷史文化進行梳理簡介,以饗讀者。
本書共一百零五卷,自《路史》《漢武故事》起,至明中葉之《復辟錄》止,每種一卷。收錄作品廣泛,前收六朝至明代重要野史、小史,略依所記史實先后編排,后列有關邊疆和域外的雜著,如《滇載記》《炎徼紀聞》《真臘風土記》等。所輯一百零六種著作均為歷代野史名作,保留了不少有價值的作品,可補正史所不足。本書據(jù)印有“萬歷甲申長至日沔陽陳
《曾國藩家書》品類繁多,但曾國藩手跡家書并不多見。該書由湖南武城國學院曾子讀書社精選原藏于曾國藩故居富厚堂藏書樓的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日記中經(jīng)典名篇匯編而成。通過先進掃描技術,古籍宣紙印刷,綾絹仿古線裝,真實再現(xiàn)曾國藩揮毫作書的神韻風采。既是學習曾國藩家教思想的實用讀本,又是品味曾國藩書法藝術的精品典藏之冊。
本編為《洛陽流散唐代墓志匯編(全二冊)》續(xù)集,所收錄的是2010年以來在洛陽及其周邊地區(qū)出土的唐代墓志的拓片資料,約四百余方。目前這些墓志都流散在民間,或被洛陽本地收藏家及民營博物館收藏,或被外地收藏家及公私博物館收藏。在編錄過程中,每方墓志編者都加以釋文和標點,著錄其尺寸、書體、行款等相關信息,并配以拓片圖版。書后附
《淞滬抗戰(zhàn)史料叢書續(xù)編Ⅲ》是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主持的《上?箲(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研究叢書》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之一,本套叢書精選了斯坦福大學東亞圖書館中關于兩次淞滬抗戰(zhàn)的珍貴史料,體現(xiàn)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偉大力量。叢書的出版對于研究上?箲(zhàn)史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貳)》共收錄長沙五一廣場井窖遺址出土簡牘四百枚,包括簡牘圖版、釋文注釋及相關附錄。圖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紅外線的原大照片,釋文部分含整理序號、釋文及相關按語,附錄含未見字跡簡牘序號表、簡牘編號及尺寸對照表和異體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