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中國海疆舊方志(增編)》第十七輯,收集整理廣西沿海地區(qū)地方志九種,此輯全部為明、清時期的底本,最后成書八十五冊。
本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一)徐州綏靖公署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zhàn)犯檔案,包括徐州綏靖公署成立的文件,檢舉戰(zhàn)犯通告,軍事法庭審判長、檢察官履歷,關于偵查、搜集、檢舉、呈控日本戰(zhàn)犯罪行的文件,起訴書、判決書等;(二)徐州審判剪報資料,主要內容是當時報刊上刊登的有關徐州審判的新聞;(三)戰(zhàn)后接收敵偽產(chǎn)的檔案,包括日軍上繳的軍備器
本書主要收錄了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中的成果精品1000余件,集中展示了鎮(zhèn)海人民在悠久的歷史中,創(chuàng)造的輝煌文化成就,探索了鎮(zhèn)海古代文明的起源,展示了鎮(zhèn)海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蕰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特別是那些美輪美奐的精美文物。
《蘇米志林》,一函三冊,記錄了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的瑣言碎事和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字元章,號鹿門居士、海岳外史)的逸聞趣事。吉林省圖書館據(jù)館藏綠君亭本整理影印。
《吉林成氏家譜》,(清)成榮泰輯錄,(清)成多祿訂補。宣統(tǒng)二年石印本,一函三冊,共十卷。該譜溯自清康熙二十四年。譜分為序、正文、序例和跋四部分。序文凡九篇,為宣統(tǒng)二年正月閩縣鄭孝胥序等。正文共分十篇,其內容為:世襲,支派,塋墓,遷徙,祠宇(闕),祭田,命名,婚嫁,藝文,恩榮。各篇皆冠以四言詩十四句,介紹本篇內容或作提示
《德國通史》系錢乘旦教授總主編的大國通史之一,知名德國史專家邢來順、吳友法主編,由武漢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多位國內著名德國史專家歷時十年撰寫而成。全書共六卷,300萬字,是國內首部多卷本大型德國通史。它以歐洲文明進程和世界歷史進程為背景,敘述從史前到21世紀初(201
敦煌藏經(jīng)洞的古藏文文獻,被英國斯坦因(1905年)和法國伯希和(1908年)分別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肅各地博物館。《甘肅藏敦煌藏文文獻》將全部甘肅所藏收錄出版。配合我社正在進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將基本完整重現(xiàn)敦煌藏經(jīng)洞流出的藏文文獻。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書,即《史記》、《漢書》、《后漢書》以及《三國志》。歷代學者對它們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究,以評論注解為主的研究成果相繼問世。本書收錄了歷代學者對“前四史”的評注共31種,研究者可在對比中辨別各書優(yōu)劣,指陳得失,補正史實。對前人注釋不當處,辨誤析疑,前人評說中的欠妥之處,細加甄別糾謬,確能
《青島市博物館藏敦煌遺書》,收錄青島市博物館新發(fā)現(xiàn)的23件珍貴敦煌遺書經(jīng)卷卷軸和殘片,影印整理出版。這些敦煌遺書估計或為半世紀前由甘肅流出。其中7件為卷軸裝(包括《大般涅槃經(jīng)》(北本)卷二、《四分律》(異卷)卷三一、《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妙法蓮華經(jīng)》卷八、《光贊經(jīng)》(十五卷本)卷一五、《維摩詰所說經(jīng)義記》、《佛名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