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了專利復審委員會2007年作出的電學方面的審查決定和司法判決,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審查工作和人民法院專利行政案件審理工作取得的進展,有利于當事人及廣大公眾對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審查工作進行監(jiān)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法規(guī)匯編(2012)》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等構成,主要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
古代折獄要覽(共16冊)(精)
日本東京法政大學于1904年專門針對清國留學生設立了法政速成科。該科存在三年,對清末乃至近現代中國影響甚大。由當時的法政大學發(fā)行的中文隨堂講義錄真實記錄了晚清中國人向東洋學習法政文化的歷史過程,構成了中國較早的一批新式法政學術體系,對近現代中國法律、政治學術的興起、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此次整理出版的《法政速成科
為了適應我國對外開放和國內外各界人士全面、準確地了解我國涉外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法制辦編輯了本匯編,匯集了2011年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以及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
本書是國家清史項目一之,對首都博物館所藏的自康熙至宣統(tǒng)間的清代契約文書四千余件套進行了整理,并以影印的方式進行出版。這數千件契約文書以土地契約為主,尤以京畿地區(qū)Z多,可以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提供可靠的第1手素材。
本書是《明清法制史料輯刊》系列的第三編,主要收錄明清時期律例類法制史料文獻,其中又分為明朝和清朝兩大類,明朝主要收錄四種文獻,有《大明律釋義》《大明律集解附例》等。清朝收錄的律例類文獻比較多,多達三十多種,包括《大清律講義》《大清律集解附例》《大清現行刑律講義》《大清法規(guī)大全》《大清法規(guī)大全續(xù)編》等。
本書收集清至民國民間文書3722份(套)10101張,以契約為主;另外,納稅憑證、狀詞和賬本也有一定數量,其余文獻則五花八門,充分體現了鄉(xiāng)村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就筆者所見,本成果出現的文獻種類有供詞、招告、托書、合墨、包書、包封、戲文、托字、雜單、手繪地圖、分單、證明、售貨清單、保證書、符、當會契、修屋清單、聘禮、禮單、
本書是對安徽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徽州契約文書進行整理、匯編而成,共分裝成10冊。本書主要包括元代至清代徽州民間的檔案、契約、文書等數千余件。本書的出版將有力地推動徽州社會經濟史的研究,促進學術界對徽學的關注;為徽州歷史、地理、物產資源、風俗民情、農業(yè)生產、自然災害、教育思想等的研究提供寶貴資料,以推動地方經濟社會與文化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匯編(1949-2013套裝上中下冊)》是最高人民法院對建院以來的司法解釋和司法指導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重要成果的展現。周強院長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和廣大法官要充分認識司法解釋的重要作用,認真抓好司法解釋的貫徹落實工作,確保法律和司法解釋得到正確有效實施。尤其強調要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匯編》作為執(zh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