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歐洲史(卷五):民族主義與改革的年代1850-1890》是“現(xiàn)代歐洲史”系列的第5卷,主要講述19世紀下半葉歐洲開始帝國主義擴張的進程。 1848年的革命清除了歐洲保守主義的極端支持者,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的政治家,其中尤為重要的就是拿破侖三世。他作為民族革命初期的主要發(fā)起者,希望重建法國在歐洲大陸的統(tǒng)治地位,但
《18世紀的歐洲:傳統(tǒng)與進步1715—1789》是“現(xiàn)代歐洲史”系列的第3卷,主要講述18世紀的歐洲如何成為當時世界有影響力的地區(qū)。 18世紀是歐洲蓬勃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從文藝復興時期到17世紀晚期,歐洲完成了全面轉型,到了18世紀,歐洲逐漸發(fā)展為當時世界有活力,同時也有影響力的文明地區(qū)。 18世紀,歐洲人已經開始在
《現(xiàn)代歐洲史》是諾頓出版公司的經典權威歐洲史系列,全書共6卷7冊,基本涵蓋從文藝復興到21世紀歐洲歷史的各個方面。從20世紀70年代出版以來,便成為歐洲史領域的典范之作,是讀懂現(xiàn)代歐洲的必備入門讀物,歐美高校沿用近50年的殿堂級教科書。 《現(xiàn)代歐洲史》(全6卷)最初是由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所發(fā)起的歐洲
《帝國、蠻族與封建法》由一篇高質量的長篇主題論文以及多篇不同類型的論文和評論組成,主要研究了大英帝國的日耳曼蠻族起源及其封建制對英帝國構建其自由帝國的支配性影響,從而揭示出大英帝國崛起的特殊歷史起源和制度基礎,以及這個帝國的本質特征。
英國圈地運動從15世紀一直持續(xù)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队Φ剡\動研究(15-19世紀)》以英國囤地運動為整體研究對象,主要探析各個階段圈地運動的原因,再現(xiàn)各個階段圈地運動的史實與過程,分析其對英國歷史所產生的各方面影響。圈地運動不僅是一場深入徹底的土地變革運動,而且將土地所有及占有制度的改革與土地的相對集中、高效合
本書主要關注近年來史家在這一領域一些爭論激烈的問題,譬如:1790年代的激進團體與早期改革者有多大不同?為何反動勢力會成功,政府的鎮(zhèn)壓在這種成功中起了多大作用?革命運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存在?1800年代早期復興的激進主義究竟有何種特征?此次是作者首次授權出版的簡體中文版。作者在中文版中增加了部分內容以充實論證和思考;同
《鐵幕歐洲之新生》通過一位德國歷史學家的視角展示了冷戰(zhàn)時期,特別是冷戰(zhàn)結束之后在東西歐所發(fā)生的種種轉變。相比于一位歷史學家,作者在本書中的視角更像是一位東西歐社會文化的傳遞者,通過東西歐之間的交通、文化交流、人口流動等具體的變化,向讀者呈現(xiàn)出立體的、彩色的“鐵幕”之后的東西歐。作者在此既沒有拘泥于歷史的遺址,也沒有單一
由于莫大的勇氣和探險家們高超的航海技能,原本貧窮的葡萄牙在一個世紀里主宰了海洋。葡萄牙人發(fā)現(xiàn)通往印度的新航道,對抗穆斯林統(tǒng)治者的帝國主義征服戰(zhàn)爭和對香料貿易的壟斷,建立的一個全球性經濟體釋放了日后塑造世界的全球化力量,徹底擾亂了地中海地區(qū)。他們追尋全球的財富也蒙受慘重損失;努力消滅伊斯蘭文化并在印度洋建立了基督教帝國…
《彼岸書》是赫爾岑流亡歐洲期間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俄羅斯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這是一部思想、文字絕不亞于《往事與隨想》的思想文獻,作者以書信體的方式表達了對俄羅斯的命運、歐洲的前景的憂慮和關注,對革命、自由、民主等概念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對人類的未來充滿焦慮的精神探索。嚴謹?shù)恼撜f理與激情昂揚的文學敘說的交融成為這部“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