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主編的《千古詩詞楹聯(lián)(上下)/品讀經典》講述了:楹聯(lián)是漢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又稱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它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國務院把楹聯(lián)習俗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lián)習俗在華
本書以作者的《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頁》《猛虎集》《云游》四個詩集為底本,收錄了《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偶然》等數(shù)十首著名詩歌,作品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意境優(yōu)美,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令人讀來回味無窮,心生向往。作者徐志摩是我國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
石厲在思想、人文學術領域雖然成就頗高,但他是一位地道的詩人,他在本質上是詩歌的。從少年時代開始,他就執(zhí)于詩歌,他曾自敘他常常因為理論形態(tài)與詩歌形態(tài)的沖突而痛苦,并受這種痛苦的煎熬。石厲的詩歌似乎是痛苦與激情燃燒后的灰燼,有一種灰燼般的冷靜與理性,保存了他的痛苦與激情的整個過程。石厲的詩歌總表現(xiàn)出一種讓人不得不沉思的感動
西漢儒學大師韓嬰解讀《詩經》智慧---------------------這是一部獨具國學氣質的解讀《詩經》作品。立足于西漢儒學大師太傅韓嬰《韓詩外傳》,解讀《詩經》里蘊藏的千年智慧!对娊洝返拿恳皇赘柚{,都凝聚著先民對人生之道的深刻理解。重讀《詩經》,你會發(fā)現(xiàn),在它古老優(yōu)雅的詩句里,不僅僅歌頌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
帶一首詩去旅行
《張金銳詩詞集(第三輯)》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分為勵志篇、感悟篇、隨想篇、覽勝篇、親情篇、友誼篇6個部分。作者以獨特的視角,飽含激情,贊美秀美山川、人間溫暖,自然與人文,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詩集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或感物吟志、或游歷攬勝、或寄興酬贈、或寄托情思。在詩藝方面,作者謹遵傳統(tǒng)的格律聲韻,修辭煉句,力
首部三曹詩歌作品的漢英對照譯作,精選建安時期文學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的經典作品八十多首,包括曹操的《短歌行》《步出夏門行》、曹丕的《秋胡行》《清河行》、曹植的《贈王粲》《七步詩》等,由美籍華裔學者吳伏生和英國詩人格雷厄姆·哈蒂爾合作翻譯。吳教授國學修養(yǎng)極深,英語地道,格雷厄姆·哈蒂爾擅長
本書是北師大詩人穆木天的詩歌與文論選集,擬與本社已出版的中國現(xiàn)代學術經典(穆木天卷)》(勵耘文庫之一)互為補充,共同體現(xiàn)了穆木天先生作為詩人和文學評論家的重要成就。全書擬包含三部分內容:1.穆木天的詩歌作品。2.穆木天的詩歌理論。3.穆木天創(chuàng)作年表。
柳永是宋詞大家,其創(chuàng)作極大地豐富了宋詞藝術手法及藝術風格,并推動了慢詞長調的發(fā)展。本書稿以《彊村叢書》本為底本,參校其他7種主要柳詞版本;從?、訂律、箋注、輯評、考證、附錄相關材料等6個方面,對柳詞進行了深入整理,為當今學界提供了一個十分完備的柳詞整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