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問題探究把回應當代大學生關心的問題作為在大學生中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途徑,真正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注重展示理性思維的魅力,發(fā)揮馬克思主義這一大道理以理服人的邏輯力量;本書的問題探究不僅正面回答學生問題,而且揭示學生問題的結構和性質,讓學生明白問題提出的根據(jù),培養(yǎng)對問題的自覺意識和批判意識;本書的問題探
《國家記憶:一本〈共產(chǎn)黨宣言〉的中國傳奇》講述了大革命時期,一位年輕的女黨員把一本書名被錯印成《共黨產(chǎn)宣言》的小冊子帶回了山東廣饒劉集村。這本馬克思、恩格斯寫給世界工人的書,引起了農(nóng)民兄弟的強烈共鳴,由此拉開了魯北平原上的農(nóng)民革命斗爭的序幕!秶矣洃洠阂槐尽垂伯a(chǎn)黨宣言〉的中國傳奇》是關于《共產(chǎn)黨宣言》首譯本在中國流傳
本書聚焦于馬克思的經(jīng)典篇章,使其經(jīng)典理論遺產(chǎn)再次進入當代大眾視野。彼得·奧斯本(PeterOsborne)強調了馬克思著作中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主義遺產(chǎn),他把馬克思的思想作為一種發(fā)展中的研究,具體地說,是對人類作為實踐的歷史人的意義的考察。奧斯本引用了大量馬克思著作中的段落,并展示了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駁斥了馬克思作為一個
本書是馬克思總結法國1848年革命經(jīng)驗和評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變的重要著作。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闡述了當時法國的社會結構和階級斗爭狀況,評述了路易·波拿巴政變的原因、過程和結局,并通過對歷史事件的生動描述和精辟分析,揭示了歷史運動的規(guī)律,闡述了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科學方法。
本書是為適應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新需要而編寫的。具體篇目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本書是為適應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新需要而編寫的。具體篇目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為主,并精選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的若干重要著作。在篇目選擇上,努力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內(nèi)容結
高!案耪摗闭n高質量教學團隊是指以展現(xiàn)21世紀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為中心任務,以德才兼?zhèn)、教學能力突出、學術造詣深的教授為帶頭人,以學緣結構各異、年齡不同、知識和能力互補的教師組成的教學群體。該團隊具有立德修業(yè)、鑄魂育人、理論研究和理論宣講四大功能。教學團隊建設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明確的建設目標、合理的建設定位
一、《世界知識年鑒》(20212022)主要介紹2021年的世界政治經(jīng)濟大事和各國(地區(qū))基本情況,所收材料一般截至2021年底,光盤中部分資料收至2021年底。二、本年鑒在保持原有篇幅和體例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力求增加反映當年變化的新材料,壓縮歷年不變的內(nèi)容,便于使用者在仍能查到基本情況的條件下掌握更多動態(tài)資料。同時,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馬克思主義在新聞傳播領域的觀念與學說的理論體系。本書作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核心概念叢書之一,從“輿論”這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核心理論概念入手,系統(tǒng)梳理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從核心理論概念闡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內(nèi)涵、主要觀點,揭示新聞傳播活動與輿論的密切聯(lián)系,輿論形成的客觀規(guī)律,以
本書共14章,內(nèi)容包括: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等。
本書共五章內(nèi)容,第一章主要揭示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理論的社會背景和思想淵源。第二章闡釋了19世紀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理論的形成與時代價值,探討了無機身體論、自然報復論、雙重和解論、新陳代謝斷裂論等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主要特征和時代價值。第三章探討了20世紀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理論的歷史脈絡,包括列寧的帝國主義批判理論、普列漢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