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從美猴王到齊天大圣;大鬧天宮;師徒四人行;登厲害的道士們;降妖伏魔去西天;老牛這一家;多情的女王和妖怪們;取得真經(jīng)歸。具體內(nèi)容包括:石猴出世;拜師學藝;如意金箍棒;不死的石猴;官封弼馬溫;一戰(zhàn)托塔李天王等。
本書共設8個單元,分別為“問好”“交通”“探路”“飲食”“集體出行”“購物”“休閑娛樂”“買票”,以介紹上海的生活、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是一套集紙質(zhì)與數(shù)字資源一體的新型融媒體教材。本書對標《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和《國際中文教育用中國文化和國情教學參考框架》,通過情景對話、實際應用、文化拓展和城市貼士等設計,融語言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簡寫版故事形式,講述了八部中國傳統(tǒng)戲。骸囤w氏孤兒》《漢宮秋》《單刀會》《灰闌記》《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每部戲劇分為四課,每課包含正文、詞語表(本級詞和超綱詞)和練習,詞語附有拼音和英語解釋。在第五級的詞匯、語法范圍內(nèi),用兩三千字左右的一系列小文章,介紹了傳統(tǒng)戲劇的主要人物,講述了主
全書共分9章,每章有4課,淺顯易懂地說明了老子的生平、主要思想,并對《道德經(jīng)》做了詳盡的解釋,涉及思想哲學、社會與政治、養(yǎng)生與修身、為人與處世等方面。每課包含正文、詞語表(五級詞和超綱詞)和練習,詞語附有拼音和英語解釋。編者有一定的教學和編寫經(jīng)驗,在第五級的詞匯、語法范圍內(nèi),圍繞主題編寫了一系列小文章,每篇有兩三千字左
《美哉漢字》漢字美學通識系列于2019年出版第一輯。本系列書立足于漢字字體設計學科,并鏈接文字學、書法學、視覺心理學、出版學等其他漢字美學相關學科,此次第二輯收錄相關論文10篇,從字體設計的歷史、文化、設計、審美等多個角度加以討論,并兼顧了東亞地區(qū)在歷史和當代仍繼續(xù)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qū)的漢字字體設計發(fā)展和應用,其內(nèi)容在
本書是張宜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當代語言學口述歷史研究”(13BYY004)結(jié)項成果的一部分,與《歷史的旁白——中國當代語言學家口述訪談實錄》互為姊妹篇。本書訪談了20位中國語言學家,采用口述歷史的方法觀察并研究中國當代語言學的發(fā)展史,匯集曾經(jīng)為中國現(xiàn)當代語言學的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前輩學者的學術成果,從而使人
《近代漢語閩方言文獻集成》共收入88種97部近代漢語閩方言文獻,時間跨度為明末到1949年。本書依文獻內(nèi)容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為《閩語傳統(tǒng)韻書文獻》,共收入18種23部閩語傳統(tǒng)韻書。第二部分為《近代閩語辭書、教材和研究文獻》,共收入相關閩語文獻17種18部。第三部分為《日據(jù)時期閩語辭書、教材和研究文獻》,共收入相關文獻
本書內(nèi)容講述:2015年,教育部、國家語委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這是目前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涉及范圍最廣、投入資金最大、參與人員最多的語言資源保護項目,旨在全面掌握語言國情,搶救、保存衰危語言及方言,為科學制定語言政策,推進語言文字信息化、標準化和法制化打好基礎。工程迄今歷時4年,團隊成員足跡遍布濟南、淄博、濰坊、日照
寶寶認知啟蒙國學大書 大字三字經(jīng)
本套書適合從沒有接觸過文言文、0基礎的孩子。全套書以一條好奇心強烈的小神龍作為主角,串聯(lián)知識。小神龍只要看到不了解的知識就會立刻琢磨起來,弄明白后發(fā)出哈哈的笑聲,所以大家都叫他哈哈。從第一冊到第六冊,哈哈從什么都不懂、充滿疑惑,開始慢慢認識文言文從何來、學習單字、積累字詞,了解用法、連詞成句、學習文體,最后,變成了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