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江藩《經解入門》的真?zhèn)螁栴}的討論由來已久。本書洋洋300萬言,從版本、序跋、傳播源流、思想內容、時代特征等方面全方位綜合考察,去偽存真,深入比較探析,以充分的論據論證了“《經解入門》出于偽撰”的結論,可謂“學術打假”之力作,學術價值頗高。
本書以國學名家的研究著述為立足點,通過引證舉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對名家的國學思想進行深入淺出的闡釋,詮釋名人智者對人生、道德、文化、治學等問題的獨到見解,讀者在品讀大師經典的同時,也能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種心靈上的觸動和指引。
近年來,“國學熱”方興未艾!皣鴮W”,原本指西周時期設立于王城和諸侯國都的學校,作為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稱謂,始于清末。顧名思義,“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也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與學術。國學依《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將國學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其中,文學相當于“集”部。
本書為《新核心綜合學術英語教程》的修訂版,做了以下調整:優(yōu)化排版;對部分文章進行替換;對教程結構進行調整,使其更有邏輯性;全面勘誤。本書適合水平較高的大學本科生使用。本書有以下特點:1)文章的長度和真實性。2)文章注意學術性。3)文章注意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本教材是在仔細研讀傳統(tǒng)國學經典的基礎上,選取知名度很高的傳統(tǒng)國
《城市國學講壇》是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貫徹文化塑校辦學理念,弘揚國學,培育師生本土文化自覺而建造的平臺,以國學所傳遞出的人生智慧為主線,同時注重與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堅持理論性與普及性的統(tǒng)一,希望有益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和推廣。全書共收錄文章14篇,涉及周易、儒道佛思想、吟誦等方面,具有專門性、通俗性、趣味性的特
本書敘述自孔子始,經學發(fā)展的歷史。記述西漢以來的經學三大派、研究經學的重要性,以及經學史著述的分類,書末附周予同對《經學歷史》一書的訂正和補遺。據思賢書局原刻本、商務印書館影印本及群益書局鉛印本參互?,并加標點、注釋:分經學的開辟、流傳、昌明、極盛、中衰、分立、統(tǒng)一、變古、積衰、復盛等時期。是一部經學入門書籍。
劉錦藻于同治元年生于上海,自幼便接受的是傳統(tǒng)教育,其父劉鏞聘名儒陳其炯至家塾課子,“督錦藻等讀書綦嚴”。[1]劉鏞還購得朱氏掛瓢居,錦藻與長兄讀書之余散步其間。劉錦藻自云:“同治十二年,先光祿府君購得之。錦藻讀書余暇,時偕伯兄虞衡君散步其間,荒池叢簿,足音跫然,耽其幽寂,輒思結廬,以資習靜,卒卒未遑。”[2]并告誡子孫
本書所選明人文集均來自日本的公立圖書館,如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國會圖書館、日本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等。本叢書所收文獻,計有12種,如明初刊本《覆瓿集》(明劉基撰)、明嘉靖刊本《朽庵存稿》(明戴時宗撰)、明稿本《黃忠端遺稿》(明黃道周撰)等文獻。這些文獻除了為中華文明存續(xù)文化遺產之外,還可以從中發(fā)現古代日本對中國古典文獻的受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5選錄了劉安的《淮南子》、揚雄的《太玄》、桓譚的《新論》、王充的《論衡》、王符的《潛夫論》、仲長統(tǒng)的《昌言》和柳宗元的《柳宗元集》。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是個學問很好的人,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他和他的門客著了一部包羅萬象的大書,就是《淮南鴻烈》,就是后來的《淮南子》!短肥枪糯鷿h族哲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2選錄了劉知幾的《史通(通釋)》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中國一部開山的史學專書就是《史通》。全書共五十二篇,除《體統(tǒng)》《紕繆》《弛張》三篇已亡佚外,尚存四十九篇!段氖吠x》出版于1832年(道光十二年),分《內篇》五卷,《外篇》三卷。內容包括易教、書教、詩教、經解、言公、史德、方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