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是圍繞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構建國家治理制度體系并提高運用制度實施治理的能力。遵循這一思路,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與北京市順義區(qū)委區(qū)政府協議決定,以北京市順義區(qū)為典型樣本,提煉中國特色的治理改革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基本路徑和理論邏輯,本書就是這一合作努
社會體制改革藍皮書由國家行政學院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共同組織編寫。本書為連續(xù)出版的第6本,由總報告、社會治理體制篇、基本公共服務篇、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篇、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篇4個部分組成。本書主要對2018年社會體制改革情況進行回顧和總結,對2019年的改革走向進行分析,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本書從城鄉(xiāng)差別的歷史演進出發(fā),以社會分層與政治關系、社會結構與權力體系、社會佚序與政治控制、社會意識與政治文化和社會矛盾與政治活動為主要內容,對古代、近代和當代中國城市與鄉(xiāng)村政治社會的狀況、特點、變遷及歷史影響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該書不僅將理論視野投向過去很少論及的國家之下的基層政治社會,開拓了透視中國政治問題的新領
為避免政府部門濫用其所擁有的協商優(yōu)勢、讓政府與公眾之協商有效進行,進而讓政府部門的決策與管理活動更加民主、更加科學,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政府與公眾間良性關系的建構,本書建構了一個基于“行為者-制度”的框架,提出了四位一體措施體系以作參考。本書強調必須在肯定這些不平等合理性的基礎上避免其負面影響,主要措施有政府內在協商強化
本書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行政管理學專業(yè)的指定教材,供行政管理學專業(yè)獨立本科段考生學習“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使用。全書內容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自學考試大綱;第二部分為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教材部分。教材部分嚴格按照自學考試大綱編寫而成,共分三篇二十一章。
本書立足于厘清社會協商基本概念,著重分析社會協商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中的層次定位,挖掘梳理中國特色社會協商的內生淵源,以期較為全面地建構中國特色社會協商的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深刻歸納總結社會協商實踐的生成機制,通過對東中西部城鄉(xiāng)社區(qū)協商實踐的典型個案比較,綜合運用規(guī)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概括提煉社會協商的中國
《北京公共服務發(fā)展報告(2018-2019)》是以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管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為核心團隊成員,由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各方專家、學者共同撰寫的關于北京市公共服務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研究成果。全書分為總報告、總評價、科技教育文化篇、社會保障篇、基礎設施篇、公共安全篇及環(huán)境保護篇,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于3月5日在北京開幕。包括經濟增速、反腐、環(huán)保、收入分配、一帶一路等當前中國社會的熱點話題都是輿論關注的焦點。本書收錄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各項報告、決議、講話、名單等重要文件,對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領會中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執(zhí)政、全面
《政府工作報告匯編2019》開篇為國務院總理*在今年2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其后內容分上、下兩篇,分別收錄各省、區(qū)、市和計劃單列市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文。本書的出版有利于貫徹2會精神,便于各省、區(qū)、市和計劃單列市相互交流政府工作經驗和做法,并為各級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研究人員提供全國性政策研究素材。
《整體化分散治理:基于中國政社權力關系演變的軌跡》從我國權力變革的歷史脈絡中梳理政社分開的階段性特征。研究認為,權力在我國歷史發(fā)展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國家與社會在權力的較量中,不斷推動著政社關系的重組與優(yōu)化。而如何把握住這種歷史發(fā)展的節(jié)奏規(guī)律和內在特征,以服務于當前我國深化改革中權限劃分的分節(jié)點和融合點,是該書著重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