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君主制度》是16世紀法國極富影響力的政治思想名作。作者克勞德·德·塞瑟爾于1515年撰寫本書,將其進獻給登基不久的弗朗索瓦一世。塞瑟爾在書中就法蘭西政制和政治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闡述。他在贊頌法蘭西君主制的優(yōu)越性以及國王的權威的同時,認為法蘭西王權受到三道韁繩的約束,即宗教、司法與定制。以“維系與增益
作為推行政府和民間合作伙伴關系的“后發(fā)國家”,德國民間部門的發(fā)展路徑與英美存在較大差異,它既能與政府確立相對密切的關系,又能保持自身獨立性,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德國政府擁有悠久的地方自治傳統(tǒng),常以實現(xiàn)和諧有效的社會治理而著稱于世,較為成功地引進并推廣PPP發(fā)展模式即為其中的標志之一。PPP在德國的推行并非暢通
本書是一本短小精悍的社會文化研究著作。近年來法國的性別不平等現(xiàn)狀不容樂觀,針對此現(xiàn)象,作者在書中對“厭男”一詞從詞源和學理上進行了闡釋與探討,進而指出,承認厭男情緒的存在并不是在煽動性別對立,而是在邀請男性對話與溝通,有利于打造高質量的和諧關系,有利于女性和男性一起邁向更友好、更團結的未來。
國際移民是全球人口流動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本書選擇英國、葡萄牙、瑞典、德國、芬蘭、荷蘭、法國、意大利等主要國家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其移民相關政策及管理機制。本書將國際移民政策置于人口生態(tài)、經(jīng)濟理性、政黨政治、多元文化和族群認同等視角之下進行解讀,集中探討中國的跨境移民與國際移民政策。全書結合歐洲所面臨的大量跨國跨境移民
本書共分五章,內(nèi)容包括:俄羅斯政黨政治發(fā)展進程,俄羅斯主要政黨的發(fā)展態(tài)勢,俄羅斯政黨政治的主要特征,俄羅斯政黨政治的作用、存在問題及限制性因素,新普京時代俄羅斯政黨政治發(fā)展趨向分析。
《公民的誕生》談論的是對少年(1015歲)的教育問題。作者認為少年處在一個社會公民的誕生期,必須從各方面對他們加強教育,才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社會主義國家的合格公民。本書貫穿著公民教育精神,全面論述了如何對少年進行智育、體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值得我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們閱讀參考。
本書內(nèi)容講述:社會學家烏爾里!へ惪嗽1980年代的狂歡中稱德國為“電梯社會”,成千上萬的熟練工人從大眾汽車升級為奧迪汽車,并期望他們的孩子的社會地位和財富進一步提高。然而所謂“電梯社會”的齒輪早已停了下來。由于沒有了昨日的社會流動性,這個從外部看起來極其有序、富裕和健康的國家充滿焦慮和沖突。奧利弗·納赫特威以德國為例
本年度《俄羅斯發(fā)展報告(2023)》仍由總報告、分報告、政治、經(jīng)濟、外交、中俄關系六部分組成,共有24篇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論述和分析了2022年俄羅斯各方面的概況,尤其是熱點和焦點問題以及其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本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主編,俄東所研究人員及這一領域的專家分篇撰寫。所有作者
《中東歐國家發(fā)展報告(2022)》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與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培育基地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東歐研究中心組織力量編寫,以中東歐16國為主要關注對象的又一本年度發(fā)展報告,是《中東歐藍皮書》系列的第5部。報告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xiàn)2021年中東歐地區(qū)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發(fā)展狀況,同時重
《德國社會保障制度》一書全面、客觀地介紹德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力求內(nèi)容完整、簡明扼要、資訊新穎。該書分為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創(chuàng)立與演進、管理體制、養(yǎng)老保險制度、醫(yī)療保險制度、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工傷事故保險制度、失業(yè)保險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社會救助制度、歐盟一體化背景下的規(guī)定等若干章節(jié),為讀者了解并理解德國社會保障制度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