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資料與秦漢文學研究新視野
本書展示了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的脈絡與歷程,是一部內容豐富、涵蓋地域廣、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全書共分為上中下三冊,共計一百六十余萬字。從時間跨度上看,主要反映了從1949年到2000年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從空間地域上看,涵蓋中心與邊地、大陸與臺港澳,民族包括漢族與其他少數(shù)民族;從文體上來看,主要有文學理論批評、詩
本書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文學史》(第3版,袁行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學習輔導書。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是我國高校廣泛采用的中國文學史教材之一,也被眾多高校(包括科研機構)指定為“中國文學史”考研考博專業(yè)課參考書目。本書遵循第3版的章目編排,共分為9編(含總緒論),每編分為若干章,每章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1915—2016》(上、下冊)由朱棟霖教授主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1917—2012》修訂、改版而成,是教育部“十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教育部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配套教材。上冊是現(xiàn)代文學史(1915—1949),下冊是當代文學史(1949—2016)。本教材以新的文學觀、文學史觀重新闡釋中國
新思文庫·中國文學史新講(套裝全3冊)
《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按照11個專題分為11堂課。這11堂課詳細地介紹了敘語、泛論、詩部類說、楚辭余音、論伏生所傳《書》二十八篇之成分、*早的傳疑文人、賈誼、儒林、五言詩之起源等知識。對中國上古至近代時期的文學史作了斷代研究,論及詩、史、文、論,對某些專題還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在宏觀上涉及文學史研究之方法論。本書系傅斯
我國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國內外通用的權威教科書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專業(yè)課程的參考教材,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試(特別是碩士和博士入學考試)和培訓項目作為指定參考書。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專業(yè)課,我們有針對性地編著了一套與國內外教材配套的復習資料,并提供配套的名師講堂和題庫。 錢理群所著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大學出
黑龍江屯墾文學是指反映和表現(xiàn)黑龍江屯墾生活、展示以農業(yè)為中心的黑龍江屯墾文化、凸顯黑龍江屯墾人的性格特質和人格魅力的文學,是將黑龍江流域的自然景觀作為母體,結合拓荒者的精神感悟而形成的一種文學樣式。本書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直接描述黑龍江流域屯墾活動的文學作品,其不僅是黑龍江流域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珍貴的*手
高玉主編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下第2版)》以*的內容、*全面的視野、發(fā)展的文學史觀觀照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內容包括上下兩冊,本書打破傳統(tǒng)的文體或者思潮模式,而按照階段性劃分來進行編寫。在時間上,上冊從1895年到1949年,下冊從1949年到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