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生活報紀念叢書(共10冊)
人文科學與現(xiàn)代性是中國現(xiàn)代轉型期所進入的兩個深層論域。但無論學理概念或意義評價,漢語學術思想界迄今仍缺少切實的界定梳理。本書對人文科學與現(xiàn)代性的概念內涵和外延進行了界定。在此基礎上,特別將這兩個概念關聯(lián)地構成相互闡釋的論域。人文科學的獨特職能只有在現(xiàn)代性背景下才能顯示;現(xiàn)代性的內涵與外延也只有在人文科學的框架中才能與社
此書是曾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共江蘇省委副書記的任彥申先生繼《從清華園到未名湖》、《后知后覺》兩書之后,沉潛三年,突破羈絆,最新推出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是他最為真誠的自我審視、自我反省之作,是他對官場生態(tài)最為冷峻的觀察、思考之作,同時也是他人生智慧、幸福哲學最為集中的表達之作。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二十多年的領導崗位歷練
胡適是一位擅長演講的大師,梁實秋稱譽胡適的演講具有“邱吉爾風度”,他的演講題材從說教的人生意義話題,到枯燥的學術問題辨析,從敏感的政治文化熱點問題,到冷僻的個案研究介紹,胡適都能通過一場生動、通俗的演講,打動周圍的聽眾,使聽過他講話的人對他永生難忘。本卷收錄胡適演講中與讀書、教育有關的部分。
胡適一生未參加任何政黨,但他對政治有“不感興趣的興趣”,并將之視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他曾經參與主編《每周評論》,創(chuàng)刊《努力周報》、《新月》、《獨立評論》等刊,發(fā)表了大量政論時評文章。本卷主要收錄了胡適論述五四運動及與青年、個人等相關的文章。
胡適曾說,哲學是他的職業(yè),文學是他的興趣,政治是他的義務。演講應是他傳達思想信念的工具。胡適早在康奈爾大學二年級時就選修演講技巧的課程,自此培養(yǎng)出對演說的興趣,開始了長達四五十年的講演生涯。胡適是一位擅長演講的大師,梁實秋稱譽胡適的演講具有“邱吉爾風度”,他的演講題材從說教的人生意義話題,到枯燥的學術問題辨析,從敏感的
胡適是“傳記文學”的極力提倡者,他不僅為自己敬仰的古代學者(如章實齋、戴東原、崔述)立傳、編寫年譜;而且留心紀錄身邊朋友的感人事跡,緬懷他們的不朽業(yè)績,如徐志摩、丁文江、張伯苓、熊希齡、齊白石等。本卷收入胡適紀念和回憶歷史人物的文章。
容忍與自由:胡適演講集(二)
問題與主義
張伯駒編寫的這本《張伯駒集》分上下兩冊。上冊主要側重于詩詞,收《紅毹紀夢詩注》、《續(xù)洪憲紀事詩注》、詞集(《叢碧詞》、《春游詞》、《秦游詞》、《霧中詞》、《無名詞》、《續(xù)斷詞》)、詞話。下冊主要側重于談藝,收《素月樓聯(lián)語》、《春游瑣談》、《叢碧書畫錄》、《亂彈音韻輯要》等。張伯駒編寫的這本《張伯駒集》分上下兩冊。上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