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生命智慧》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重要的哲學思想,潛移默化了中國人生活的方式。雖然西風東漸,西方思想成了主流,但老子的許多思維方式仍深深埋藏在中國人生命的底層。西方文明科技帶來的繁花盛世,卻相對使現(xiàn)代人的心靈更形枯竭,不知所為何來?這樣的反應都因缺乏生命指引,瞬時迷失自我!独献拥纳腔邸芬袁F(xiàn)代語言、貼近現(xiàn)代人的經
在中國四書學史上,元代百年是一個值得特別關注的歷史時期。本書主要從元代四書學興起的歷史文化背景、元代四書學官學地位的制度化及其影響、元代四書學的地域分布與學術師承、元代四書學的學派譜系及其特征等方面,對元代四書學進行考察,并對其在學術史上的實際地位作出評價。本書認為,元代四書學的總體成就并不算高,卻在學術史上占有獨特地
本書描繪了孔子的一生,簡潔、生動?鬃犹焐v究禮儀,兒時祭天祭地祭祖先。成年后做過小官干出了成績。五十六歲當上大官,受到弟子的奚落?鬃愚q解說,當大官是為了更好地禮賢下士等等。
在《老子今釋》之《緒言》中,鄭先生首先對《老子》一書通論,闡明了自己對于《老子》一書文本、老子之學淵源等基本的觀點和認識,確有不少獨到和精確之見,茲略述如下。 比如,老子、孔子之學孰先孰后,這是學界一直探討和在爭論的問題。鄭先生通過翔實的論證,區(qū)分老子與《老子》的年代,認為老子之學“當發(fā)端于春秋末期孔子之畢已行之時,
《中國儒學》由中華孔子學會主辦,立足于學會,面向海內外,廣泛聯(lián)合儒學研究者,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儒學傳統(tǒng)展開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討,不斷激活其內在的精神和獨特的價值,俾之在人類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輯刊從第三輯起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每年刊出一輯!吨袊鍖W》是中華孔子學會主辦的學術輯刊,該刊宗旨是
陰陽家出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陰陽五行學說作為立派基礎,并將天象、地物和人事統(tǒng)一起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學。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如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yī)學等,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在春秋時期的九大學派中,陰陽家是一個最為神奇的學派。雖然在西漢后期,陰陽家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但陰陽
《論語》是以記載孔子言行為主,兼記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古代典籍!罢摗敝刚撟耄罢Z”指以記言為主,“論語”之名是指經過眾人編纂的語錄!墩撜Z》一書由孔門弟子曾參、子夏、子貢、子游、子張、仲弓等編撰,此后又經再傳弟子補充、刪改、整理而成!墩撜Z》是儒家的部經典,大約成書于公元前5世紀末,至漢代流傳有《魯論語》、《齊論語》和
儒學作為歷史上曾經一統(tǒng)中國的意識形態(tài),人們對此情有獨鐘也是常理,相應的研究雖有觀點之爭,但在褒貶的坐標里,褒是*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學顯示的是以人為中心的價值系統(tǒng),人對萬物具有支配的地位;其結果之一,是使人太多看重一己的能力.期望通過一己的善行來拯救社會和天下,而缺乏對社會制度等設備的運思,其結果是深深地形成了行為上的先
《論語》是研究孔子文化的手材料,一直被奉為“置之四海而皆準,行之萬世而不!钡娜寮医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兩千多年來,在成百上千余種《論語》注本和譯本中,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哪些是儒家文化,那些不是儒家文化;哪些是孔子思想,哪些不是孔子思想,至今莫衷一是,尚無定論。這種不分軒輊的文化現(xiàn)象勢必影響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
《儒家社會與道統(tǒng)復興:與蔣慶對話》圍繞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社會的儒家理想,探討了這一理想的具體內容應該是什么?發(fā)展的前景究竟在哪里?特別是,它同現(xiàn)代社會的各種制度與思想形態(tài)的關系到底如何?書中各篇涉及了儒家憲政與西式民主、國教制度與政教分離、三綱五常與男女平等、民族精神與普世價值、王道仁政與世界和平、政治儒學與心性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