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式芬是清末著名書法家、工詩文,官至兩廣鹽運使。該書將蔣式芬的詩書文分為《書法掇英》《自書詩稿》《誡子書》《先資政公日記》《冷公專祠碑記》《顏習齋先生墓表》等六部分,輯錄了300余件(頁)書法作品。同時對全部書法作品、用印作了釋文、注釋,撰有《蔣式芬年表》。附錄吳占良《仙姿合共詩人老獨報秋心過一生——蔣式芬及其書法述評
《懷素自敘帖/中國*具代表性碑帖臨摹范本叢書》,紙本墨跡卷,懷素書于公元777年(唐大歷十二年)。大草(狂草)書,凡一百二十六行,首六行早損,由宋代蘇舜欽補成!蹲詳⑻纺藨阉夭輹木拗,活潑飛動,筆下生風,心手相師勢轉(zhuǎn)奇,詭形怪狀翻合宜,實在是一篇情愫奔騰激蕩,潑墨大寫意般的抒情之作。
《王鐸集》是《中國*具代表性碑帖臨摹范本叢書》之一。王鐸的書法以行草書*為有特色。結(jié)體奇險挺拔,行筆穩(wěn)健,尤其縱筆之處行筆愈緩,力道千鈞,流轉(zhuǎn)自如,節(jié)奏明快。用墨枯實呼應,濃淡相宜,多漲墨,卻不失輪廓,使層次*加豐富。王鐸是位高產(chǎn)的書家,墨跡傳世較多,很多法帖、尺牘等書跡均有刻石,其中*有名的當屬《擬山園帖》。承王鐸遺
張旭的《張旭古詩四帖/中國*具代表性碑帖臨摹范本叢書》,狂草,墨跡本,高二十九點五厘米,寬一百九十五點二厘米,五色箋,共四十行,凡一百八十八字。此帖傳為張旭所書南朝詩四首,前兩首為庾信《道士步虛詞十首》中的二首,后兩首為謝靈運《王子晉贊》及《巖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贊》。此卷草書通篇書法氣勢奔放,運筆無往不收,如錐劃沙,無纖
《王珣伯遠帖》歷來為后世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伯遠帖》是王珣給親友的一通書函。被稱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排第四。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我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為三希之三。它的筆畫較瘦勁,結(jié)體較開張,特別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真有點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的晉人韻味
《東風引(榮寶齋當代名家書法邀請展作品集)》為“東風引·榮寶齋當代名家書法邀請展”作品集,書中遴選了70多位在書壇上具有廣泛影響的書法家的作品,其中包括高退密、饒宗頤、孫其峰、高式熊、陳佩秋等當代名家,令讀者有機會全面感受書法藝術(shù)的魅力,了解當代中國書法的成就。
本書稿為書畫作品集,收入甘肅文縣第二屆教職工書畫展展出作品百余幅,分為書法、中國畫、油畫、水彩畫等類別,按照獲獎順序排列。
這本書從經(jīng)典國學著作《論語》《孟子》《周易》《大學》《中庸》等中選擇了一百句左右的名句,并且做了簡要注釋,力求使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都可以看得懂。這些名句及簡要注釋采用書法的表現(xiàn)形式,形式新穎獨特,力圖吸引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及愛好書法的讀者,使其在學習國學精粹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書法水平文化道德修養(yǎng)。
《胡云書法集》為作者的書法作品結(jié)集,共收錄作者多年來精心創(chuàng)作的書法作品兩百余幅,主要包括行書、草書、隸書等,有明代大數(shù)學家程大位藏書樓大廳正匾“覃思堂”及楹聯(lián)、百年名校省重點休寧中學“梅軒亭”抱柱對、古歙雄村宰相府庭院中八角亭匾額、中華徽州文化園“步蟾樓”頭門匾額與對聯(lián)、古黟賽金花故居匾額及對聯(lián)等。作者用筆多回腕,遒勁
本書主要收錄了作者多年來所刻的石印和一些與石印內(nèi)容相符的書法。石印和書法在這里互托互舉,相輔相成,以求抒情達意,相映成趣。這里除了有作者所刻的石印和書法之外,還有學印留下的感悟,有學習篆刻邁出的步履,有對篆刻石印不大,但可以大做文章;石印雖小,但可承載萬千。我樂于石印,樂于篆刻,F(xiàn)將《劉寄聲篆刻藝術(shù)集錦》出版,讓我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