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常魁、劉潤主編的《機械工程訓練指導書(高等學校教材)》面向規(guī);瘷C械工程訓練,為整個訓練過程提供必要的教學指導、制度支撐與資源支持,是機械工程訓練教學的重要工具。本書遵循實踐教學規(guī)律,密切結合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實用為原則進行內容組織。主要包括課程簡介,訓練須知,請假管理辦法,課程考評方式與參考標準,鉗工、普通車削、數(shù)控車
童幸生主編的《實用機電工程制圖(第3版十二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是“十二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本書是根據(jù)高等職業(yè)教育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結合作者多年教學改革與教學實踐的成果而編寫而成的。全書內容除緒論外,共分為十章,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計算機繪圖基礎、投影基礎,基本幾何體的投影、組合體的三視圖、機械零件的表達
本教材是教育部"西門子2013年產學合作專業(yè)綜合改革項目”系列教材之一(教高司函〔2013〕101號),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將理論知識、設計方法與操作步驟融于具體設計案例,符合"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計劃”提出的按照行業(yè)、企業(yè)標準培養(yǎng)工程實踐人才的要求。本教材在內容編排上,以培養(yǎng)產品設計能力為目標,以典型機械產品為設計案例
本書是按照高等工科院校機械類本科學生的培養(yǎng)計劃,根據(jù)機械基礎實驗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而編寫的。全書分為7章:緒論、實驗數(shù)據(jù)測量和數(shù)據(jù)處理、機械零件幾何量的精密測量、金屬材料性能測定、機械機構的組成和運動、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創(chuàng)新實驗。本書自成體系,系統(tǒng)地介紹了機械基礎類課程的基本實驗項目、實驗方法、實驗過程、實驗原理等內
教材內容包含機械類學生所用到的具體應用實例,并以項目化教學的形式進行全書的組織和項目選取,突出實用性,并結合中國工程圖學學會對計算機二維繪圖的要求,增加大量練習和實例,拓展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提高軟件應用的熟練程度。能夠滿足機械類本科、專科、高職等院校計算機繪圖課程的需要,并且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
本書以社會要求工科學生具備能用計算機進行三維建模的能力要求為基礎,選擇學生入門容易的軟件,根據(jù)初學者的學習習慣由淺入深推進,以SolidWorks2012軟件為藍本以實例的形式編寫了從簡單零件建模到復雜零件建模的方法,介紹建模操作方法的語言詳細,圖標清晰。全書共分九章,分別介紹了SolidWorks基本操作、常用草圖命
全書內容包括緒論,第1章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第2章鑄造,第3章鍛壓,第4章焊接,第5章金屬切削的基礎與常用計量器具,第6章鉗工,第7章車削加工,第8章銑削加工,第9章磨削加工,第10章刨、拉、鏜削加工,第11章典型表面成型工藝,第12章數(shù)控加工,第13章特種加工技術,可作為高校工科院校、農林院校等機械類、近機類各專業(yè)的實
本書主要介紹機械中構件的受力分析、強度分析,平面機構中的連桿機構、凸輪機構等,機械傳動中的齒輪傳動、帶傳動、鏈傳動、蝸桿傳動、輪系等,機械中的鍵連接、螺紋連接、軸、軸承,聯(lián)軸器、離合器、制動器,金屬材料的性能、鋼鐵材料、鋼的熱處理,液壓傳動、氣壓傳動,孔、軸結合的極限與配合、幾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內容。
本書以誤差理論為基礎,討論了測量儀器的精度設計、精度評價和精度實驗。具體內容包括:誤差的特性及表征方法,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及其統(tǒng)計模擬分析方法,測量儀器的計量特性及其評定,測量儀器的量值溯源,提高儀器精度的途徑,測量儀器設計、使用和評價中的精度分析與精度實驗。
李永強編*的《機械工程圖學習題集》是機械類、近機械類專業(yè)學生學習工程圖學系列課程的教學輔助用書,與李永強編*的《機械工程圖學》配套使用。本習題集中所列習題均經過認真、嚴格的設計和編選。內容包括:概論,機件常用的表達方法,標準件與常用件,零件圖,零件的技術要求,裝配圖,零部件測繪,展開圖和焊接圖等。本習題集可供高等院校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