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女真的先世”“女真的崛起與金朝的建立”“女真舊俗與金朝的統(tǒng)治制度”“金朝與各族的交流交往交融——金朝與宋、西夏和蒙古的關系”“女真及其入金后的經濟”“女真習俗及金朝的文化”“元明時期的女真”七個方面講述了女真族的發(fā)展演變歷程。
本書從回紇的興起、從回紇到回鶻汗國、回鶻汗國的滅亡、回鶻與中央王朝的關系、回鶻的軍事與社會制度、回鶻的西遷、回鵑的社會與文化、元明時期的畏兀兒八個方面講述了回鶻族的發(fā)展演變歷程。具體內容包括:絹馬貿易;和親;蔥嶺回鶻與喀喇汗王朝;甘州回鶻;高昌回鶻;農業(yè)與土產;商業(yè)與貿易;語言與文字;宗教與藝術;生活與習俗;蒙元統(tǒng)治下
現代性不可避免地使黔山大壑中的各民族藝術地受到沖擊,中國正在經歷西方曾經經歷過的那個懷著鄉(xiāng)愁的沖動,四處尋找家園(諾瓦利斯)的世紀,貴州大數據的研發(fā)、高鐵的開通、工業(yè)強省的戰(zhàn)略等,都使深山大壑不再成為保存自身民族文化的屏障,許多文化注定會失去,這也是現代性的宿命。對于中國的文化鄉(xiāng)愁來說,不應只是漢民族的文化,少數民族的
共分五章。*章草苗與大高坪概況,草苗歷史和湖南通道侗族大高坪概況;第二章大高山妙釀的經濟生產,草苗的生產方式和基本經濟狀況;第三章生活習俗,草苗的衣食住行、婚姻、喪葬、節(jié)慶娛樂等習俗;第四章社會民俗,當地社會組織、宗族、家庭、教育、醫(yī)療等內容;第五章宗教信仰,大高坪草苗的信仰以及神靈崇拜等。
鄂溫克族物質文化
《中國少數民族史學史》通過細究古今各少數民族史學個案.綜合探討各時段、各區(qū)域少數民族的史學狀況,分析少數民族史學的內容、特點、與中央王朝史學及其他民族史學關系等,將中國少數民族史學發(fā)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先秦至南北朝(前3000-580)是中國少數民族史學初起的時期:第二階段,隋唐宋遼夏金(581-1279)是中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國時期苗疆多重表述研究”(項目編號:15CZW056)的研究成果。在1928—1948年這二十年里,作家沈從文,人類學家凌純聲、吳澤霖等,苗族教育家石啟貴,苗族政治活動家梁聚五,苗族學者楊漢先等以及大量的苗族歌謠都對苗族文化進行了多重表述。本書從主位、客位的視角,分別從苗族古歌等口頭詩歌表述、
《花苗史略》撰成于1939年6月。作者韓杰(1894-1959),男,貴州威寧人,云南基督教著名教牧、苗族教育家。《花苗史略》底本用小楷毛筆手抄繕寫,約3萬字!痘缡仿浴肥侵袊撞坑擅缱寤缰等俗珜懽约簹v史的專著!<花苗史略>釋義》共十三章,首章至第三章介紹苗族史前歷史、苗族由中國北方向南遷徙過程,分析古代歷史上
該書由非物質文化標志和物質文化標志兩大部分。非物質文化標志里主要講述了鄂托克旗已入選的國家級、自治區(qū)級、盟市級及旗縣級非物質遺產文化名錄的項目及其傳承人。同時也包括了其他能夠代表本旗文化標志的特色文化項目。物質文化標志里主要講述了鄂托克旗境內重要的歷史及古遺跡文化標志(歷史文化遺址、寺廟、碑刻、巖畫等),地理文化標志(
本書內容包括:綜述;歷史變遷;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保家衛(wèi)國;當代風貌;人物春秋。具體內容包括:歷史序歌;德宏傈僳族簡況;傈僳族族源歷史;芒市傈僳族綜述;傈僳族語言文字運用現狀與發(fā)展方向;淺談傈僳族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隴川縣傈僳族村寨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調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