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漢400年的歷史里,“西州”是一個特別的地域,是漢廷、匈奴、西羌及諸多部族生活、戰(zhàn)斗、貿(mào)易的中心,也是中央和地方勢力軍事較量、文化交融、相互影響的舞臺,更是農(nóng)耕與游牧兩大文明體歷史演進的動力機,多方勢力持續(xù)的互動不僅使各自內(nèi)部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而且極大地影響了歷史的走向與進程。西漢與東漢在西州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發(fā)展戰(zhàn)
南北史合注共一百九十一卷(明)李清撰。這是一部史學名著,與《天下郡國利病書》,《讀史方與紀要》被稱為清初三大奇書。顧炎武,顧祖禹所纂上述兩書,流傳很廣,并有二顧合刻,今又有標點本傳世。而此書在清乾隆朝編纂《四庫全書》時原定收錄,所以撰有提要,乾隆五十二年(1787)發(fā)現(xiàn)著者李清所撰《諸史同異錄68卷》中有違礙言論。遂選
《宋書》,南朝梁沈約撰,記載南朝宋自宋武帝永初元年(420)至順帝昇明三年(479)共60年的歷史。全書共一百卷,包括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督褡⒈径氖?宋書》選取存世最佳版本為底本,輔以多種參校本,全面糾正現(xiàn)行校點本中的校點錯誤,形成一套新的校點橫排繁體版本。在保證文本精良可靠的基礎(chǔ)上,對原書職官、名物
《三國志》,西晉陳壽撰,記載自漢末至晉初魏、蜀、吳三國歷史的紀傳體國別史。全書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督褡⒈径氖?三國志》選取存世最佳版本為底本,輔以多種參校本,全面糾正現(xiàn)行校點本中的校點錯誤,形成一套新的校點橫排繁體版本。在保證文本精良可靠的基礎(chǔ)上,對原書職官、名物、地理、典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撰,記載南朝齊自齊高帝建元元年(479)至齊和帝中興二年(502)共23年的歷史。全書原為六十卷,現(xiàn)存五十九卷,包含帝紀八卷、志十一卷、列傳四十卷。《今注本二十四史?南齊書》選取存世最佳版本為底本,輔以多種參校本,全面糾正現(xiàn)行校點本中的校點錯誤,形成一套新的校點橫排繁體版本。在保證文本精良可靠的
《梁書》,唐姚思廉撰,記載南朝梁自武帝天監(jiān)元年(502)至敬帝太平二年(557)共的56年歷史。全書共五十六卷,包括本紀六卷、列傳五十卷!督褡⒈径氖?梁書》選取存世最佳版本為底本,輔以多種參校本,全面糾正現(xiàn)行校點本中的校點錯誤,形成一套新的校點橫排繁體版本。在保證文本精良可靠的基礎(chǔ)上,對原書職官、名物、地理、典故
《北史》,唐李延壽撰,記載自北魏登國元年(386)至隋義寧二年(618)共233年的歷史。全書共一百卷,包括魏本紀五卷、齊本紀三卷、周本紀二卷、隋本紀二卷、列傳八十八卷!督褡⒈径氖?北史》選取存世最佳版本為底本,輔以多種參校本,全面糾正現(xiàn)行校點本中的校點錯誤,形成一套新的校點橫排繁體版本。在保證文本精良可靠的基礎(chǔ)
叢書以“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演進為線索,全面闡述了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代、清代等各個時期海上絲路港口、航路、交往國社會經(jīng)濟情況,以及沿線地區(qū)的貿(mào)易管理制度、商品交流結(jié)構(gòu)、移民、中外文化交流等。以翔實的史料、縝密的論證,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幅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精彩畫卷,為當代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的經(jīng)濟、貿(mào)易交流
三國史:再現(xiàn)真實、生動、立體的三國人物群像,揭示歷史大事件背后的忠義思想、家國觀念、人心向背。
漢朝史:雄霸天下,勾心斗角,英雄揮戈,兒女情長,點點滴滴匯集涓涓史河,成為理解漢朝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