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350幅精美攝影作品,系作者從拍攝出的8萬多張圖片中遴選。從雪域高原到南海之濱,從戈壁大漠到錦繡江南,從七彩張掖到哈尼梯田,從呼倫貝爾大草原到東川紅土地,從美麗的那拉提到黃山之巔,從崇左山水到陜北風情,從額濟納旗胡楊到九寨溝黃龍風光,真實記錄、充分贊美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和神奇,展示了人們熱愛自然、保護自然、保
本書為一本攝影畫冊。本書是作者近年來行走黃河流域九省創(chuàng)作拍攝的“守望母親河”系列之一。本書于2011年麥收季節(jié)開始醞釀,歷經(jīng)十多年時間拍攝、創(chuàng)作、探索,共完成作品百余幅,由“時空宋陵”和“呼麥”兩部分組成。書中包含文化特性與山河地貌、古代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這些不同元素和諧融合,使一幅平淡無奇的自然肖像變?yōu)橐淮纹嫣、神秘?/p>
愛蓮“說”
本書是一部記錄蒙古馬成長經(jīng)歷的攝影集。蒙古馬是我國著名的地方馬品種之一,其體型矮小,但耐力驚人,具有堅忍不拔、勇往直前、忠于職守、甘于奉獻的特點。該書以時間為序,按照蒙古馬在不同季節(jié)的生長情況,分為15章,通過圖片與圖注文字,展現(xiàn)了蒙古馬一年四季的生長經(jīng)歷,以及在不同季節(jié)小馬與母馬之間的溫情瞬間,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草原
1946年初,攝影名家郎靜山、盧施福、穆一龍等人共同集資,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社在籌備出版攝影書籍的同時,于1946年10月1日,先行出版了《中國攝影》雜志。雜志從1946年10月到1949年3月,共辦了23期,時隔8個月后的1949年12月,第24期才面世。內(nèi)容以當時的攝影師拍攝的作品為主,具有較強的時代
長江韜奮獎是中國新聞界的最高人物獎項,從第一屆范長江新聞獎開始,30多年來,先后有160余位中青年新聞記者獲此殊榮,其中包括十多位攝影記者。他們一手拿相機,一手拿筆,沿著“長江精神”的足跡,在祖國各條戰(zhàn)線上,拍攝了一大批經(jīng)風雨、見彩虹、潤人心、啟民智、立得住、傳得開的新聞攝影經(jīng)典。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本書作者師恩釗是一位山水畫家,是當代著名的畫派“新北派山水”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同時是一位歷時半個世紀的攝影發(fā)燒友,他始終是業(yè)余攝影者,從未參加過任何攝影界的活動。他是把繪畫和攝影當做同一藝術(shù)范疇去從事和研習的,他藝術(shù)追求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從大自然和生活中擷取美好的片段,醞釀于心中而生發(fā)出藝術(shù)作品。他的繪畫與攝影是相輔
本書是由中共霍山縣委、霍山縣人民政府共同編寫的攝影畫冊,書中以廣闊的視角、大量精美的攝影圖片,展現(xiàn)了地處大別山腹地的霍山縣雄偉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歷史人文和獨具特色的風土民俗,體現(xiàn)出霍山縣在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背景下的變化與成就。全書分為“壯麗山河”“和諧家園”“多彩生活”三個篇章,分別從自然、人文、歷史等角度對霍山縣進行了
1995年,在大學從事攝影教學的攝影家楊安迪在朋友的推薦下帶著學生來到隴戛寨采風,第一次踏進六枝梭戛長角苗村寨。26年中,他不時探訪隴戛寨,以上千幅照片,記錄下了長角苗社區(qū)在20余年時間河流中的滄桑與巨變,也成就了這本梭戛影像史。本書以微小敘事展現(xiàn)時代命題,揭開大山深處長角苗族群的面紗,以過去與現(xiàn)代的對比,呈現(xiàn)在新時代
《時光最美在征途——清華大學覃征攝影集》是一本記錄旅途時光與美景的攝影集,由清華大學教授覃征傾心打造。攝影集通過精選的照片,展現(xiàn)了作者在征途中所見所感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獨特瞬間。每一張照片都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情感,帶領(lǐng)讀者走進一個充滿魅力的世界。通過覃征的鏡頭,我們不僅能夠欣賞到美麗的景色,更能感受到旅途中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