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原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福州□□中學校長、教育家陳君實逝世兩周年的紀念文集。陳君實任在任時,始終堅持全面發(fā)展的方針,進行教學改革,倡導勤奮、競取、嚴謹、靈活的校風,被聯(lián)合國亞太教科文組織列為當代教育家,為福建的基礎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書稿件主要來自2019年1月由校友葉小宇、葉東、賈曉工、陳登登發(fā)起與資助的陳君
許壽裳與魯迅有長達三十五年的交誼,自留學日本起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不異骨肉。魯迅去世后,許壽裳曾陸續(xù)撰寫多篇回憶魯迅的文章,資料翔實,理解深切,文筆生動,是研究魯迅和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珍貴材料。許廣平曾言:回憶之文,非師莫屬!
本書稿是唐家灣歷史文化叢書的一種,主要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先驅唐廷樞的個人歷史傳記,展示了唐廷樞的一生,從其到港澳求學開始,輾轉從翻譯到海關的求職生涯,再到其進入怡和洋行開展買辦生涯積累投資運營經(jīng)驗,后在輪船招商局的組建和開平煤礦的創(chuàng)立中達到其人生。
兩個來自澳洲的年輕人,在倫敦的百貨商場買下一頭小獅子,給他取名為克里斯蒂。他們在英國度過了溫暖難忘的八個月。小獅子飛快地長大,是時候送他回非洲草原了,那里才是他的故鄉(xiāng)。幾經(jīng)周折,克里斯蒂終于在肯尼亞的科拉落了腳。從小被人類喂養(yǎng)的克里斯蒂,能否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生存下來?他會不會記得那些陪伴他長大的人類朋友呢?
裂隙里求生存的劉宏、漢末動亂的罪魁禍首袁紹、由配角到主角的曹操、匆匆而過的歷史攪局者呂布、志大才疏的狂人袁術、勵志傳奇劉備、古代知識分子的楷模諸葛亮、在反抗掙扎中走向消亡的劉協(xié)、沖不破人生鐵幕的孫權、歷史功績口水也淹沒不了的司馬懿……三國歷史大V南門太守通過十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再現(xiàn)一個真實的三國
漆俠先生(1923-2001)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和教育家,曾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五-勞動獎章和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稱號。漆俠先生歷任河北大學宋史研究室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宋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農(nóng)民戰(zhàn)爭史學會理事長、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河北省歷史學會會長、河北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等,為河北省申請到第1個博士
1932年,費正清、費慰梅夫婦來到北京后大約兩個月,便結識了林徽因與梁思成。兩對年輕的夫婦彼此吸引,一見如故,亦成為終身好友。費正清夫婦的中文名字,即由梁思成所取。同為艱難亂世的親歷者,兼具親密摯友的特殊身份,費慰梅也許是有資格講述林徽因與梁思成傳奇故事的人。 林徽因與梁思成皆出身名門,從小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時期留學美
本書由上海市婦女干部學校編著,主要講述了37位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艱苦卓絕貢獻的女性共產(chǎn)黨人,包含各個領域,如軍事將領郭俊卿、張琴秋、胡筠;從事地下情報或敵特任務的張露萍、夏之栩、王一知;其他科教文衛(wèi)領域的杰出貢獻者韓幽桐、章蘊、錢瑛等,以女性革命黨人為書寫對象,展現(xiàn)了20世紀初以來中國革命的風起云涌,展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為新
嚴曉星先生在2012年出版《金庸識小錄》,附錄有金庸年譜簡編,自出版后,近二十年金庸生平材料大量出現(xiàn),作者面詢金庸,尋訪其故交,在之基礎上披沙簡金,擴充四倍,更有關于金庸珍貴圖片數(shù)十張展現(xiàn),從而形成了目前為翔實的金庸的生平故事。 該年譜沒有作者個人情緒摻雜,不注出處,不作考訂,只限于扼要地交代譜主的言行和創(chuàng)造,在體裁上
終南山輞川別墅里的王維,見到意氣相投的裴迪時,一見傾心。裴迪的到來,讓王維消融了空山不見人的寥落。而且,王維身陷安祿山賊營后,又是裴迪涉險探視,終為他洗刷從賊的罪名。一身司馬青衫,淚灑九江琵琶的白居易,和同遭貶斥的元稹,彼此唱和寬慰,他們一起走過了黑暗的人生隧道,迎來了后半生紆金曳紫的顯赫仕途。晚年的黃庭堅被貶斥到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