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癥會要》四卷。作者吳氏,清代安徽歙縣人,不詳其名。書前有吳邁序,謂其父究心方癥,此書為手集以備檢閱者。全書共收四十六種病癥,以內科疾患為主,旁及婦科、五官科等。每病論有論有方,其論多萃取《內經》、仲景及金元諸家之要,故名《方癥會要》!斗桨Y會要》為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圖書館所藏,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吳氏家刊本。作
《神灸經論》為清代安徽歙縣名醫(yī)吳亦鼎(硯丞)所撰,內容專論灸法。全書四卷,詳列蓄艾、用艾、灸忌以及十二經及奇經八脈的循行徑路。每一經絡,采用歌訣體式,頗便記憶,并有附圖。另有按病分類的灸治法等。有關灸法的專著較少,《神灸經論》不失為一部有獨特風格的著作,為保存古籍原貌,內容不予更動,F(xiàn)據清咸豐三年癸丑(一八五三年)刻本
《舌鑒辨正》上卷論白舌三十二條、黃舌二十五條、黑舌二十三條;下卷論灰舌十七條、紅舌四十一條、霉醬舌三條、妊娠傷寒舌六條、藍舌二條,合論一百四十九條。每舌作總論,述其辨證大綱。每條均繪圖,并敘其形象及具體辨證方法。全書圖文并茂、條分縷析、言簡意明、有證有方,無論在臨證治療或是舌診研究方面,都不失為有重要價值的參考書,F(xiàn)據
《醫(yī)學入門萬病衡要》為作者病當時一般醫(yī)籍皆各自成冊,或方有未備,或義理太簡,學者有所不便。因而以內科時病、雜病證治為主,兼及婦科諸疾,共收集八十多個病證,匯為一秩。摭取前賢有關論述,如劉河間之熱病,陶節(jié)庵之傷寒,東垣丹溪之雜病,陳自明之婦科。余如許叔微、楊仁齋,以及《局方》《世醫(yī)得效方》諸書,或論或方,亦間有所采!夺t(yī)
《採艾編翼》共三卷。卷一為十二經循行歌訣,以及頭頸、胸腹、手臂、足膝等部位的循行圖譜,十四經分經圖說和經脈主治要穴;卷二為內、外、婦、兒諸科一百一十三個癥候的取穴處方及灸法要則,每癥必配以方藥;卷三搜集簡便外科驗方百余首,與針灸不相關連,疑為后人摻入!稈癜幰怼分渭册樉呐c方藥參半,強調針藥并用,所錄多為山野醫(yī)生的臨癥
《醫(yī)略》4卷,清·錢一桂撰!夺t(yī)略》從《內經》、叔和、仲景以及后市名家*作中擷取精華,辨其偏駁,考古今之異同,分診治之優(yōu)劣,而以己意為之仲裁!夺t(yī)略》引述諸書,但錄其要,一切古方概不備載。卷一脈法、治則及雜論,在匯集前人論述精要之同時,闡發(fā)了個人的見解。卷二內科、婦科主要疾病診治,重點闡述病因、病理和辨證;卷三為五臟六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水果蔬菜養(yǎng)生事典出版社: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9-01作者:國醫(yī)編委會譯者:開本:16開定價:39.80頁數:384印次:1ISBN號:9787538883299商品類型:圖書版次:1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雜糧野菜養(yǎng)生事典出版社: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9-01作者:國醫(yī)編委會譯者:開本:16開定價:39.80頁數:384印次:1ISBN號:9787538883206商品類型:圖書版次:1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食療藥膳養(yǎng)生大全出版社: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9-01作者:國醫(yī)編委會譯者:開本:16開定價:39.80頁數:384印次:1ISBN號:9787538883190商品類型:圖書版次:1
本書主要從傷寒、雜病、婦科、兒科、外科入手,逐字點校、精心編排,并以口袋書的方式呈現(xiàn),主要內容包括:傷寒心法要訣、雜病心法要訣、婦科心法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