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尚武*的《中華道學論綱》通過詳細闡述儒家、道家等富含辯證圓融意味的中國古代哲學范疇,建立了一個比較明細的中華思想體系,力求恢復中華道本的本來面目。本書分為五篇,其中,“理論篇”是一篇理論文章,是筆者近幾年學習、思考中華道學的思想體會,經(jīng)過細思明辨而提出來的!盃庿Q篇”由8篇文章組成,筆者分別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以
元代出現(xiàn)很多富有才華的《易》學學者,王申子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后世之人一般認為元代《易》學只是程朱理學的延續(xù),故而對元代《易》學不甚重視。雖然王申子之《易》學和理學造詣都很深厚,但是學術(shù)界對其人其學尚缺乏系統(tǒng)的整體研究。《儒家哲學文庫:天人之際與<易>學詮釋》作者劉云超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對此做了有益的補充!度寮艺軐W文庫
《道治》所研究道家治國理論之要旨、方法、手段;道家治國理論在歷史上的實際運用效果以及道家治國理論在未來中華及世界之應用價值。
本書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nèi)容,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老子莊子選
《易道》(上、下)是一門以德為本的學問。本書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基礎(chǔ)上,以現(xiàn)代思想對《易經(jīng)》進行闡釋與解析。從《易經(jīng)》六十四卦本意出發(fā),將其引入現(xiàn)代社會具體情境,以原典精釋和典型案例解讀《易經(jīng)》與修德思想,從而使讀者更透徹地領(lǐng)悟《易經(jīng)》,用以成就事業(yè)和人生。本書可讀性強,極具啟發(fā)意義,是一套難得的實用哲學類人氣讀本。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老子出版社: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5-01作者:本書編委會譯者:開本:32開定價:12.80頁數(shù):180印次:1ISBN號:9787534487576商品類型:圖書版次:1《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五千言》,是道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xiàn)了老子的哲學思想。全書共八十一章,分道經(jīng)和德
由先秦諸子發(fā)端的儒、道心性論作為中國古代哲學最為精粹的哲學理論,一直以來被學人當做進入中國文化殿堂的敲門磚。它以探求人的本質(zhì)、本性、使命、價值、理想和人生的終極意義為根本內(nèi)容,以揭示主體精神、主體意識為特征的存在認知、本體認知為基本方法。心性論本身具有深厚的生命美學色彩,同時它為中國的美學和藝術(shù)奠定了底色。就先秦美學而
本文以朱子對《易經(jīng)》詞語的全部注釋為考察對象,通過語源的考辨,字義的疏證,來揭示朱子的易學思想。朱子在融裁諸家《易》說的基礎(chǔ)上,以還《易》本來面貌為指歸,創(chuàng)建了與以程頤為代表的義理學和以邵雍為代表的象數(shù)學鼎足而立、氣象迥異的理—數(shù)—占易學體系。該體系以太極為最高范疇,以占筮書為《易》之基本定位,以由象數(shù)生發(fā)義理為一貫理
時常聽家長說起孩子不愿意讀名著。想過為什么嗎?編者認為一是沒有選到好書,翻譯、編譯差,字體小,錯字多,無插圖、枯燥乏味......二是孩子讀不懂,沒有人幫他們掃除閱讀上的字詞障礙、理解障礙,并和孩子互動討論,幫孩子解答疑難。 本套叢書是專為中小學生編著,由北大博生生導師張辛教授領(lǐng)銜多位著名語文教研員編寫審定并推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