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廷黻文集》為“南開百年學術叢書”歷史學編叢書中的一本,收錄了蔣廷黻文集。蔣廷黻,中國歷史學家、外交家。1911年赴美求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任南開大學一任歷史系主任,與梁啟超成為南開大學史學的奠基者。蔣廷黻主張兼重中外歷史,兼采中外史學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國近代外交史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對近代中外關
本書收錄了《明清史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及分期》《明代的中央集權、內閣和六部職權的消長》《明代在東北黑龍江的地方行政組織——奴兒干都司》《關于中國社會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史料處理的初步意見》《明清的“兩京”》《清入關前滿洲族的社會性質》等文章。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2018年版)的學習輔導書。本書遵循該教材2018年版的章目編排,共分為11章,每章由三部分組成:*部分為復習筆記(含知識框架),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為課后習題詳解,對該教材的習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為典型題詳解,精選部分考研政治和自
會黨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是社會史研究中既具歷史價值又有現(xiàn)實意義的一個重大問題,《儒家文化與近代會黨》對從晚清至民國時期會黨與儒家文化之間的關系作了深入考察,依次論述了儒家家庭道德規(guī)范對近代會黨組織規(guī)范的影響、儒家重義輕利的道德規(guī)范對會黨處理義利關系的影響、儒家忠君觀對近代會黨忠君觀的影響、儒家政治道德規(guī)范對近代會黨政權的影
1861年,咸豐帝尸骨未寒,慈安、慈禧就聯(lián)手痛揍八大顧命,政出一人演變?yōu)閮蓪m垂簾,祺祥政變震動神州。1862年,舉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旗幟,洋務運動在華夏大地干得熱火朝天。1864年,曾國藩攻破南京,延續(xù)十三年太平天國運動終成過往。1894年,亞洲的北洋水師慘敗于日本艦隊,甲午海戰(zhàn)一役成國人痛點。從1861年至18
本書是完整記述北洋軍閥集團興起、發(fā)展、紛爭、衰落和退出的集大成之作。上起1895年袁世凱小站練兵,下迄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將北洋軍閥興衰分成四個階段,對其間中國諸多社會歷史問題作了系統(tǒng)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觀點和思考,極大地拓展了這一歷史時期的研究空間和認識空間。
該書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2018年版)的輔助教材,該書共14章(包括3個綜述和11個主題章節(jié)),包含知識要點圖示、重要概念、重難點解析、練習題和參考文獻5個部分。練習題主要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問答題和材料題4種題型。該書具有4個特點:一是必要性,較之于2015年版教材,2018年版《綱要》教材體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迫
本書共分五輯,收錄了《赫德,行走在廣州》《階下囚與漢奸》《英國人的老朋友》《曾國藩的讀書課》《曾文正公吐槽錄》《奇人錢江》《天下第一愚人》《內戰(zhàn)的資格》《誰先說要結拜兄弟》等文章。
19世紀下半葉西方國家在中國的擴張問題在世界史、中國近代史及中西關系史研究中意義重大,20世紀以來西方學者和中國近代史學家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大量深入的分析研究,形成了很多有影響的研究成果。為了對該問題形成更加全面的認知,《西方國家在中國的擴張(1860-1900年):基于蘇聯(lián)史學及中蘇史學對比的研究》嘗試從蘇聯(lián)史學家對
18世紀中葉開始,隨著西方工業(yè)革命的普遍快速推進,機器生產方式開始取代傳統(tǒng)手工勞動,生產力與生產方式的變革直接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世界格局,東西方之間的天平在逐漸傾斜…… 伴隨著鴉片戰(zhàn)爭的硝煙,英國人率先以堅船利炮打開了東方古老帝國的大門,一時間列強環(huán)伺,虎視眈眈。金戈鐵馬與康乾盛世的時代已隨風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