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論述了超聲波無損檢測的物理基礎,系統(tǒng)地分析了彈性介質中的波動理論及聲場特征,介紹了**的無損檢測超聲波理論及技術應用原理,主要內容包括固體中超聲波動基本理論、液固耦合超聲場理論及界面條件對超聲傳播的影響規(guī)律、臨界折射縱波和超聲表面波傳播理論及應用、聲束疊加與陣列檢測、超聲相控陣波束控制與合成、高頻超聲檢測理論與應用
本書主要介紹了各種不同的熱處理工藝、設備與控制技術,淬火冷卻介質的特性及其冷卻技術,以及熱處理畸變控制與裂紋預防,如畸變模型與模擬技術,還介紹了熱處理總體過程和工藝影響因素及其控制,其中包括爐溫均勻性測定、成本計算、脫碳控制等。本書由世界上熱處理各研究領域的專家撰寫而成,反映了當代熱處理工藝技術水平,具有先進性、全面性
本手冊是一本"簡明、實用"的熱處理工藝參數實用工具書。其主要內容包括:熱處理工藝基礎、鋼的整體熱處理、鋼的表面熱處理、鋼的化學熱處理、鑄鋼的熱處理、鑄鐵的熱處理、有色金屬材料的熱處理及特殊材料的熱處理。本手冊采用了現行的熱處理相關技術標準資料,手冊中的技術數據以表格形式列出,查閱方便,實用性強。
《金屬學原理(第3版下冊)》分為上冊(1~4章)、中冊(5~8章)和下冊(9~11章),共11章。第1~4章論述了晶體材料的結構,包括完整理想結構及結構的點缺陷、線缺陷、面缺陷和體缺陷;第5章討論了材料中各相之間平衡的熱力學關系——相圖;第6章討論了材料動力學的一個重要基元過程——原子擴散;第7章概述了相變的基本理論;
《金屬學原理(上冊第3版)》分為上冊(1~4章)、中冊(5~8章)和下冊(9~11章),共11章。~4章論述了晶體材料的結構,包括完整理想結構及結構的點缺陷、線缺陷、面缺陷和體缺陷;第5章討論了材料中各相之間平衡的熱力學關系——相圖;第6章討論了材料動力學的一個重要基元過程——原子擴散;第7章概述了相變的基本理論;第8
《金屬學原理(第3版)》分為上冊(1~4章)、中冊(5~8章)和下冊(9~11章),共11章。第1~4章論述了晶體材料的結構,包括完整理想結構及結構的點缺陷、線缺陷、面缺陷和體缺陷;第5章討論了材料中各相之間平衡的熱力學關系——相圖;第6章討論了材料動力學的一個重要基元過程——原子擴散;第7章概述了相變的基本理論;第8
《輕質材料環(huán)境適應性數據手冊》知識性與工具性并重,采用大量可視化圖表和曲線多維度展示材料的腐蝕形態(tài)和性能演變規(guī)律,收錄鋁合金牌號25種,鈦合金牌號6種,防護工藝26種,匯集各類材料工藝數據信息35000余個。《輕質材料環(huán)境適應性數據手冊》分為三篇,首篇緒論,介紹了輕質材料的分類及應用、大氣環(huán)境類型及影響、大氣腐蝕理論,
《加工表面殘余應力的建模與評價方法》圍繞高性能加工中的溫度、應力、應變狀態(tài)量的建模,可測性與工藝參數可控性等基礎科學問題,從加工殘余應力的建模、測量數據分析與實驗評價等幾個方面,探討基于加工應力狀態(tài)預測的工藝參變量選擇與控制方法。
本書內容包括金屬學、熱處理原理和工藝以及金屬材料三部分,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金屬與合金的晶體結構、金屬與合金的相圖和結晶、塑性變形與再結晶、固態(tài)金屬中的擴散和相變的基本理論、強化材料的基本工藝方法以及常用的金屬材料。對于不同種類金屬材料的合金化問題也分別進行了介紹,并指出了提高材料強韌性的途徑。各章均附有一定量的習題和
全書內容包括金屬材料的種類與性能、金屬的結構與結晶,二元合金相圖及其應用,金屬的塑性變形與再結晶,鋼的熱處理,合金鋼,有色金屬,機械零件的失效分析與選材,鑄造工藝基礎,砂型鑄造,特種鑄造,鑄件結構設計,鑄造新工藝與發(fā)展,鍛壓工藝基礎,常用鍛造方法,板料沖壓,現代塑性加工與發(fā)展趨勢,熔焊成形基礎理論,熔化焊,其他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