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業(yè)學堂是湖南農業(yè)大學前身,為傳承百年修業(yè)治學理念,學校于2015年創(chuàng)辦修業(yè)大學堂,由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講,根據專家委員所講內容按學科專業(yè)分類,并將百年修業(yè)務本、崇實、進德、修業(yè)理念貫穿其中。每篇講座內容元素構成:1)專家近照及介紹;2)正文,現場圖片與專家工作圖片穿插在正文中;3)錄音二維碼、視頻二維碼;
徐定超撰陳光熙主編的《徐定超集(上下)》是近代溫州名人徐定超的文集。徐定超(18451948),字班侯,浙江永嘉人。清光緒九年(1883)進士,曾官京畿道監(jiān)察御史、浙江兩級師范學堂監(jiān)督等職。辛亥革命后,曾任溫州軍政分府都督。是書廣泛搜輯其奏折、公文、朱卷、散文、書信、詩詞、楹聯、專著,各體裁大致按寫作時間先后排列,附錄
本書為紀念戚國淦先生百年誕辰整理、編輯而成,收錄了戚先生的重要學術文章,包括世界史探研和中國史探研,以及詩詞與楹聯、自述與他敘等。本書既全面反映了戚先生在史學研究方面的成就,也體現了老輩學者深厚的國學根基和文史雜糅的學術旨趣,可給予讀者多方面的收獲。本書是對戚先生學術造詣和人文精神的*好紀念,也為讀者展示了戚先生極具深
《容齋隨筆》涉獵范圍極廣,經史典故、天文地理、諸子百家之言及詩文語詞,無所不包。其重要的價值和貢獻,則是對歷代典籍的重評、辨?zhèn)闻c訂誤,并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在中國文獻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述卜筮星相學/潤德堂叢書全編1》收錄了清代易學家袁樹珊先生的著作,共6冊。包括袁氏父子對傳統(tǒng)哲學、醫(yī)學、史學等傳統(tǒng)文化方面的著作,對于國學研究有重要價值,已經被列入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院2018年古籍整理計劃。本冊為《述卜筮星相學》,乃袁樹珊先生綜論古今中外術數學之著作,對于卜筮、星相以科學方法說明之;且引經據典
《讀書錄》為理學名著,明儒之篤信朱子而深造自得者,以薛氏為巨擘。全書二十卷,為其讀書筆記,其先有感於張子之言,心中有所開,即便札記,不思則還塞之矣。因作是編。全書就易、詩、四書等經典,以及先儒性理之微言,辨正大義,亦復探賾索隱,為薛氏一生學術之總括。
《北大才齋講堂(第三輯)》是北京大學研究生院主持開設的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學科素養(yǎng)課程——“才齋講堂”的文字版本!安琵S講堂”邀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領域的知名學者,從學科架構、學科交叉以及學科應用等方面出發(fā),解讀科學奧妙,碰撞思想火花,分享研究心得,既提升青年學子的人文素養(yǎng),又培養(yǎng)其科學精神。
《干城如峙》收錄了周干峙在完成建設部顧問和全國政協副主任的工作以外,還主持或承擔了多項咨詢工作,如中國大城市交通研究、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研究、會議發(fā)言、房地產工作的指導思想及一些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規(guī)劃。 《干城如峙》分為城市與城市規(guī)劃、城市建設與舊城改造、城市房地產與住宅建設、規(guī)劃設計改革和城市交通問題探索五個
清許玨撰,二十四卷,前有秦敦世《序》、許玨像、陳寶琛題像贊、墓志銘,卷末有跋、《勘誤表》。記事自光緒二十四年(1898)十月至宣統(tǒng)三年(1911)八月,收錄《奏議》三卷、《出使公牘》一卷、《佐軺牘存》二卷、《禁煙牘存》二卷、文四卷、詩二卷、書札五卷、《家書節(jié)抄》一卷。
清劉蓉撰。據清光緒三年(1877)思賢講舍刊本影印,十卷。全書按類編排,共計錄文一百余篇。是集卷一為說、策問、記,卷二為序、書后、題跋,卷三至卷八為書,卷九為志、表、傳、祭文,卷十為諭帖、公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