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是專門論述賀享雍《鄉(xiāng)村志》十卷系列小說的文學評論著作。全書從敘事方式、鄉(xiāng)村倫理、地方文化及與其他四川作家小說的對比四個角度,對系列小說做了較全面的分析和論述。同時闡釋了當下鄉(xiāng)土文學寫作中應抱持的鄉(xiāng)土精神的堅守與文學審美尺度。
本書從中學課內外常見的詞牌中,選取100例,如八聲甘州釵頭鳳定風波蝶戀花等,每一例分為詞牌由來詞譜聲律三部分,并附有注釋。 本書編排清晰簡明,短小精練,所選為古代詞中的常見詞牌,注釋則簡明精當。在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學習古代文化傳統(tǒng),體會漢語的精妙之處,對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大有裨益。
本書主要聚焦于《金瓶梅》在英語世界中的傳播、接受和影響,并著重梳理了以美國為中心的西方漢學界對這一奇書的理論闡釋。全書主要呈現(xiàn)了英語世界在《金瓶梅》的實證研究、主題思想研究、人物研究、敘述風格研究、修辭研究等方面的理論成果?偟膩砜矗⒄Z世界這一他者視角為國內金學界提供了一面具有跨文化意義的比較之鏡,有利于促進中西金學
關于《三國志演義》作者,有說羅貫中,有說施耐庵,而羅貫中雜劇《宋太祖龍虎風云會》與《三國志演義》二十四卷中的前十六卷有密切關系,這些情況說明《三國志演義》前十六卷和后八卷作者分別是羅貫中、施耐庵。施耐庵、羅貫中兩人用語交織于《水滸傳》之中,這貫通于《百川書志》所說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段饔斡洝放c《三國志演義》前十六
本書為學術專著,含22篇關于《紅樓夢》專題論文,提出了文化基因的概念,主要探討了《紅樓夢》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因的關系,包括《紅樓夢》中的儒家文化基因、道家文化基因、墨家文化基因、《周易》文化基因等,另外也探討了一些紅學基本問題,如紅學的源頭等。本書雖是學術著作,但文筆精美,可讀性強,也適宜于一般《紅樓夢》愛好者閱讀。
嚴迪昌《清詞史》以詞風流變?yōu)橹髅},以詞派消長和各時期重大詞創(chuàng)作活動及群體實踐為骨干,以對大家、名家的創(chuàng)作論評為經(jīng)緯。評估則從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兩個方面探覓其“因”和“變”的沿革流向為重點。書中資料豐富、結構嚴密,理論概括清楚,文筆洗煉,為當代清詞研究的開山之作和入門津梁。
本書運用“詩文化學”批評方法,關注并契入科舉文化、隱逸文化、地域文化、家族文化諸基因,以認辨清代詩歌繁富雜的諸多特定現(xiàn)象,立足于文本本位,采用詩、史互證的方法。書中對那些貌似尋常而內里深沉的人物的解剖,尤能顯示著者那看透世事人心的犀利眼光。書中對詩人群體和詩學大家的分析,都選擇了獨特的切入角度,其論述語言也有著強烈的個
《明清傳奇史》是《中國斷代專題文學史叢刊》中的一種,詳細地梳理了傳奇在明清的興起、發(fā)展、繁榮和衰落,具體分析了每個時代傳奇的主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流派以及戲曲理論,立體地呈現(xiàn)了明清傳奇的發(fā)展脈絡和風格特征,對于明清傳奇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第一編梳理了傳奇的起源、體制的確立和主題的變異;第二編論述了傳奇在明萬歷年
《唐代小說史》為“中國斷代專題文學史叢刊”中的一種,以時代為線索,系統(tǒng)地考察了唐代小說的興起、繁榮和衰落,詳盡地介紹了唐代前期、中期、后期和五代十國時期小說集的主要內容和藝術成就。并在附錄部分考察了唐代小說的文獻情況及“詩筆”和“詩文小說”在唐代小說中的興衰。該書資料扎實,考辨精審,論述精湛,是研究唐代小說的上乘之作,
清初承明制,以八股取士。乾隆二十二年丁丑會試,朝廷下旨增五言八韻律詩一首,試律取士遂成定制。目前留存的清代各種詩話、選集、別集序跋和詩文批評中都保存了大量試律詩學理論資料!肚宕嚶稍妼W研究》以清代試律詩學發(fā)展為線索,考察其初期發(fā)軔,中期完成到清末新變三個發(fā)展階段的理論特點和成就,深入剖析其階段性特征,并對核心理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