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主編國學精要4選錄了李耳的《老子》、孔丘的《論語》、列御寇的《列子》、莊周的《莊子》、荀況的《荀子》和呂不韋的《呂氏春秋》。《老子》一書行文古奧,造句離奇,許多高深的哲理,都蘊藏在這種古奧與離奇之內(nèi)。《論語》主要是記錄孔丘言行的一部書,也附帶記錄他的弟子的言行。在《列子》里面,有先秦各家的思想、有秦漢時代的名物,甚
張凌翔編*的《鬼谷子全評(國學典藏版)/語文新課標**叢書》堪稱中國一奇書,思想深邃,內(nèi)容*為豐富。該書是運籌帷幄的智慧寶典、決勝千里的實用指南,是職場、商場智慧修煉之**書。仔細研讀它,你一定能從中領(lǐng)略鬼谷子深邃的智慧之光,獲得處世的靈感以及生活的謀略。
《大學中庸孝經(jīng)》一書正是孔子所謂禮的集中體現(xiàn),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本書旨在為當代青少年提供一個通俗易懂并行之有效地學習國學經(jīng)典的通道,通過對儒家經(jīng)典篇目的學習,讓讀者不僅是獲得知識,*重要的是學會思考人生,注重個人修養(yǎng)并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本書由鄧冬梅、和建梅編*。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jīng)>*輯》是雪漠的又一部文化力作,也是《雪煮<道德經(jīng)>》系列的*輯,日后將陸續(xù)推出第二輯、第三輯以及第四輯。在本書中,他沒有延續(xù)一貫的對《道德經(jīng)》作為學問進行注解的方式,立足于東方哲學卻跳出東方哲學的研究框架,告訴人們?nèi)绾涡薜馈,F(xiàn)代人遠離道,而專注于術(shù),這正是現(xiàn)代社會充滿精神困惑和熱惱的原因,《道
老子為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道教鼻祖。所著《道德經(jīng)》一書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十大書籍之一。提出了道為萬物的本源,主張道法自然。闡述了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物極必反的辯證法、尚陰貴柔的人生哲學、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道家老莊哲學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為亞圣,與孔子并稱孔孟。著有《孟子》。孟子以人性善為理論基礎(chǔ),認為仁義禮智四德猶如人的四肢是天生的,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省刑罰,薄稅斂,主張仁政、王道、德治,提倡見利思義、舍生取義、君臣平等、與民同樂等。
孔子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后世尊為圣人、先師,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言論匯編《論語》被宋代朱熹輯為四書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主張仁者愛人、克己復禮、學而優(yōu)則仕、為政以德、天下為公、君子喻于義、富貴有道、與人為善等。開創(chuàng)了教育的平民化。
墨子是春秋戰(zhàn)國之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遺有《墨子》一書,其中富有政治學、辯學、幾何學、光學思想。墨家曾經(jīng)一度與儒家并稱顯學。墨子提出兼相愛,交相利的政治和外交思想,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jié)葬、節(jié)用等。
莊子是戰(zhàn)國時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后世將他與老子的哲學思想合稱為老莊哲學。主張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與物為春。所著《莊子》又稱《南華經(jīng)》,包含著莊子崇尚自然的天人觀、自然、自己、自由的人生哲學、萬物一齊的相對主義、內(nèi)圣外王的政治思想,還有莊周夢蝶等奇麗而豐富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