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本書從地理地名、禮制禮儀、節(jié)日節(jié)氣、姓名稱謂、民俗飲食、漢語漢字等11個方面,選取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110個常見的話題,每個話題1000字左右,以趣味性濃厚的話語體系和故事性很強的鏈接方式,構架出一本知識面廣、生動鮮活、接地氣的文化圖書,可以很好地幫助廣大青少年讀者,在非常輕松、愉悅
這套《中國少兒必讀金典》精挑細選了適合3~34歲中國少年兒童閱讀的各類圖書,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凝結了少兒類圖書精華的部分,值得每個家長給自己的孩子購買、珍藏。本叢書選題綜合、知識全面、裝幀精致……具有深厚豐富的文學內涵、原汁原味的生動語言、多姿多彩的百科知識以及充滿童趣的精美插畫與配圖,對于構建中國孩子的知識體系
《歷史轉折中的人和事》是現當代中國史研究專家從事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三十多年的總結之一。內容涉及毛澤東、鄧小平、陳云、張聞天、華國鋒、胡喬木在歷史時期某個側面;如毛澤東、洛甫(張聞天)合作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初格局,毛澤東如何納諫、如何評價鄧小平;鄧小平與1975年的整頓,鄧小平如何第三次復出,在歷
《中國文化與美學論文集》主要收錄了作者杜道明教授關于中國文化與中國美學的重要論文。本書主要分為上編和下編兩部分,上編為中國文化,主要圍繞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中西文化根本精神之比較,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老子、李白、蘇軾的人生哲學與解脫之道等主題以及對傳統文化中的信觀念、歷代明君的用人之說等展開具體探討;下編為中國美學,
《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
本集刊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編,面向全國征稿的集刊。每年出版兩期,每期約25萬字,是國內的有關圖像的史學研究集刊。本集刊已經連續(xù)出版6年,已經進入了南京大學CSSCI集刊目錄,學術價值凸顯。作為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重要承載刊物,其學術價值不言而喻,是介于藝術史、考古學、歷史研究三者之間的橋梁性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國家戰(zhàn)略是深化改革開放、拓展國際經濟空間、構建良好外部發(fā)展環(huán)境和部署全方位外交新格局的戰(zhàn)略部署,廣州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將迎來進一步開放合作、加快城市國際化步伐、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的發(fā)展新高潮。本研究著眼于廣州國際化大都市建設,通過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對廣州開放型
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fā)祥地,是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心城市。在國家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正面臨著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依據國家戰(zhàn)略、地緣區(qū)位、資源稟賦,廣州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有信心擔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再上新臺階。廣州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
在全球化的推動下,國際文化貿易不斷增長,利用國際文化資源開發(fā)國際文化市場的離岸文化生產也逐漸興起。在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合作面臨著新使命、新機遇、新格局、新挑戰(zhàn)。建設中國特色離岸文化中心,有利于主動發(fā)掘和利用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文化資源,推動沿線各國開展多元文化合作,共同生產出優(yōu)秀的文化產品推向國際市場。這
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中西方貿易往來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條旅游體驗之路,商貿、文化和旅游三者高度融為一體。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和文化實乃重中之重、戰(zhàn)略*。發(fā)揮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作用,引領中國旅游和中國文化走出去、建設旅游強省和文化強國、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疑是關鍵和極為重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