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集收錄了作者從2016年8月開始到2020年4月期間創(chuàng)作的詩詞多首。詩詞的內容涉及范圍極廣,從作者經歷的生活中的點滴到作者對家國情懷的抒發(fā)。全文詩作都是源于作者對生活的感知,感情細膩,語言通俗易懂,表意明確,或是描述了家門口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或是在河濱公園散步時的突發(fā)感想;或是作者對一則故事所抒發(fā)的感慨;或是對故人
本書是當代詩人李進近年創(chuàng)作的部分現代詩歌作品。本書分為每一次風起、復蘇的心火、傷秋蕭雪、夏日印象、春盼月明、梧桐樹下等六個篇章,約200首詩歌。這些詩歌作品或長或短,抒發(fā)了作者對大千世界和世間萬物的詠嘆:有的歌頌了親情的美好,有的展現了愛情的純真,有的表達了友情的珍貴。詩人在意象叢生、詩意盎然的文本中充分表達了對生活的
《白日夢》是青年詩人白小云近年詩歌作品合集,共收入詩歌140余首,以“旁觀”“陣痛”“造物”“誕生”來劃分詩集章節(jié),詩歌大多圍繞作者的生活感受、情感體驗和生命體悟展開,格調清新,思想深邃,語言風格與表達方式充滿著個人的柔美色彩。將日常經驗與樸實情感置于對生活的細微關照之下,展現出詩人有別于其他同齡女詩人的獨特的審美追求
《書海清游集》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胡乃君先生的I舊體詩集,收入作者多年來創(chuàng)作的七律三百余首。作者熱愛中國古典文化,特別是《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四大名著,多年來沉醉其間,分別以“夢回紅樓”“詩寄三國”“月照水滸”“韻隨西游”為題,用七律這種詩體為這四部名著中的人物“立傳”。這些詩或為歌詠,或為惋嘆,或為
陳郡,位于今河南周口市太康縣。魏晉時期,陳郡謝氏是著名的門]閥家族之一。在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中,以謝安為首的謝氏家族為東晉大勝立下汗馬功勞,奠定了陳郡謝氏在政治。上的至高地位。其實,除了政治上,在文學藝術方面,陳郡謝氏還出現了許多杰出人物。謝氏家族的謝混、謝靈運、謝瞻、謝惠連、謝莊、謝眺六人在文學藝術方面造詣頗深,其中
《陳風》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共10首,反映了陳國(大致為今河南東部地區(qū))這片土地上的風土人情。陳,西周初時的諸侯國,建都宛丘(今河南周口淮陽)!蛾愶L》10首詩主題豐富,意境幽遠,風格多樣,都有很高的質量,是《詩經》中出彩的組成部分。本書以散論寫法,從地域文化的角度出發(fā),對《陳風》10首詩加以注釋、翻譯和論析,為讀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世稱宛丘先生。張耒詩文兼擅,尤以詩歌見長,“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本書茲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年間呂無隱手抄本《宛丘先生文集》為底本,遴選與陳州相關相近抑或歷代學者公認的詩歌名篇三百余首,依類厘為陳州、親情、贈答、紀行、歲時、田園、憫農、飲酒、雜俎九章,每章詩歌按絕句
本書是用詩歌的方式,記述了作者多次游歷白洋淀的經歷和感受,其中既有對荷香的淀塘、無邊的蘆葦、晚歸的小舟情真意切地書寫,也有對生活在白洋淀的魚蝦、水鳥等生靈細膩地刻畫,還有對淀邊生活的詩意再現。書中的作品多以短詩為主,通過各種與水相關的細節(jié)描寫,就如閃光的鱗片、五彩的羽毛、串串波紋等,展現了白洋淀豐富而特別的美,表達了作
本書是布依族長篇史詩的一種,以布依族古文字記錄,含有豐富的布依族古代語言、成語、經典俗語等,是布依族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種古籍文獻,是望謨縣新屯街道辦柯杉村納交寨摩經中的一卷。書中主要講述了“云”(布依語ingx)這個孝子是如何改變布依族的祭祀禮儀的?梢哉f,“云”這個人是布依族走向文明時代的拓荒者,是布依族原始先民人物
本書為線裝古籍影印。由唐代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著。版本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寶慶元年(1225)廣東漕司刊本(有配抄、配補),又名“漕臺本”,是現存最早的杜甫詩歌注本之一,版刻明朗大氣,初為蝴蝶裝。宋寶慶元年廣東漕司刊本《新刊校定集注杜詩》,最早見于宋人陳振孫所編《直齋書錄解題》,惟著錄時題作《杜工部詩集注》,之后便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