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海南1:5萬東方縣、感城、板橋、鶯歌海幅區(qū)域地質調查”項目的成果總結。將研究區(qū)地層劃分為10個正式巖石地層單位和2個非正式巖石地層單位,建立和完善了研究區(qū)多重地層系統(tǒng);結合野外接觸關系和鋯石U-Pb測年結果,共劃分出7個侵入巖填圖單位,對其巖漿-構造演化背景進行了初步探討,對研究區(qū)北部高坡嶺水庫一帶新發(fā)現一套中
近年來,稀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白云鄂博Fe-REE-Nb礦床是我國已知最大稀土礦床,亦是世界上主要稀土元素產地。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3)數據,2012年中國稀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86.4%,中國目前擁有全球稀土儲量總量55%,而中國80%以上輕稀土(LREE)資源分布在白云鄂博地區(qū)。白云鄂博Fe-REE-Nb礦床自
本書對沸石制備過程可控參數、沸石生成機理、吸附性能及機理等進行研究;以高硅、低鋁的油頁巖灰和低硅、高鋁的粉煤灰作為原料,通過改變油頁巖灰與粉煤灰的混配比例,調控合成原料硅鋁比,優(yōu)化沸石孔徑結構,制備油頁巖灰/粉煤灰復合型沸石,有效提高了對重金屬鎘的吸附性能。本書主要作為科學研究工作者(固廢資源化利用)的參考書,以較為通
《揭秘地下》通過翻翻頁的有趣形式為小朋友介紹了關于地下的各種知識。讓孩子們了解城鎮(zhèn)的街道之下是什么樣的,土壤的構成以及作用,哪些動物生活在地下,各種洞穴是如何形成的,地下埋藏著哪些化石,它們是如何分類的。除了這些,地下還埋藏著許多礦藏,它們是如何被人類開采以及利用……簡練的語言,充實的內容,幽默有趣的畫風,讓小朋友們掌
層序地層學是近幾十年地學領域快速發(fā)展起來的一個前緣交叉分支學科,在能源地質礦產勘查等社會應用方面也是一項有效的地質方法技術;在高校教學中,是該領域本科生、研究生需學習的主干課程。本教材主要包括層序地層學的學科概況、基本概念、方法手段、地質模式、主要學派、應用研究等六個部分的內容;內容組織以“傳承與開拓”為宗旨,首先系統(tǒng)
本書系中山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自2017年起“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之“金沙江一哀牢山一馬江古特提斯構造演化”科學考察的綜述性專著,亦系青藏高原東南緣晚古生一早中生代特提斯大地構造演化研究之成果,由工作在青藏高原東南緣及東南亞地區(qū)的一線地學科研人員共同編著完成。全書共5章,包括了東古特提斯科考的背景、研究概況和研
本書圍繞新英格蘭造山帶黑斯廷斯(Hastings)地塊的運動學模型構建這一主題展開論述,先后從黑斯廷斯地塊的平衡剖面的制作,泥盆系-石炭系砂巖的QFL三元圖解分析,整個區(qū)域的三維地質構造模型構建及其演化歷史的模擬推演等角度重新論述了黑斯廷斯的地質演化過程。著作內容取自作者博士研究課題“澳大利亞南新英格蘭造山帶Hasti
本書為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和中國地質大學外語學院的老師共同編寫的三峽地區(qū)地質學野外實習指導書英文版,是中國地質大學組織的秭歸地區(qū)野外地質實習的配套指導教材,本書用英文詳細介紹了三峽地區(qū)的區(qū)域地質條件和將在三峽地區(qū)展開的十條實習路線以及各路線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讓學生在獲得野外實習知識的同時身臨其境地學習地學英
本書詳細介紹了第11枚“金釘子”的研究過程、成果、重大意義及申報過程的曲折與所獲得的經驗教訓等,貴州“金釘子”不僅是烏溜階所在地層的全球最好剖面和最高的研究水平、全球該段地層和地質年代的一切地學生產和科學研究要遵循的國際標準,也是我國在年代地層研究領域領先于其他國家的重要標志。
本書在《地質學與地貌學教程》第2版的基礎上,結合幾年來各院校教學過程中所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調整、修改,并與時代的需求合拍編寫而成。本書強調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的介紹,同時也注重介紹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地質環(huán)境、地質災害、地質作用及其結果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