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他最主要的著作已經(jīng)編入《鄧小平文選》第一至三卷,但還有大量的文稿沒有編輯出版。其中新中國成立后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一批重要文稿,對于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了解其形成的歷史淵源,具有重要價
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楊勝群主編的《鄧小平傳(1904—1974)》(上、下),共108萬字,近百幅圖片,以豐富翔實的檔案材料,生動細膩地敘述了鄧小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逐步成長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重要成員的曲折歷程,全面反映了鄧小平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而不懈奮斗的光輝
《在小平同志身邊二十年》作者孫勇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在小平同志身邊的二十年中,小平同志所從事或決策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經(jīng)典時刻等,例如小平同志訪問美國,會見撒切爾夫人,;又比如小平同與視察黃山、視察四川、湖北、新疆以及1992年視察南方,國慶35周年大閱兵等。還講述了小平同志的一些情趣愛好,比如打橋牌、游泳等。
本書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成果;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總依據(jù);社會主義本質(zhì)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社會主義改革開發(fā)理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實現(xiàn)祖國完全統(tǒng)一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zhàn)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
任何英雄圣賢由于個人思想領域、思想認識的局限性和思想作風、思想意識的欠缺性都難免有過失和錯誤。所以在這套叢書中是本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糾“左”防右,在充分肯定歷史人物成就與功勛的同時,也簡要點明其不足與差錯。不以成敗論英雄,不以是非定圣賢。英雄難免也會失敗,甚至失敗得很悲慘;圣賢難免也有過錯,甚至錯得很離
《<資本論>結構形成研究》主要論述馬克思經(jīng)濟學著作的寫作如何從早期的多個計劃,最重要的是“六冊計劃”發(fā)展和演變成《資本論》“四卷結構”的過程。書中多數(shù)學者認為《資本論》“四卷結構”沒有取代“六冊計劃”,“六冊計劃”仍有它的科學價值。本書還根據(jù)馬克思有關原來的寫作計劃——主要是“六冊計劃”——
《〈資本論〉版本及傳播研究》分為《資本論》及手稿導讀、《資本論》各種版本研究、《資本論》傳播史研究、馬克思把《資本論》理論通俗化的嘗試研究四個部分,主要闡述和探討了馬克思《資本論》及手稿的內(nèi)容及其價值、出版情況、各種版本的翻譯、傳播歷史和發(fā)展情況等,對全面研究和了解《資本論》的出版?zhèn)鞑ナ酚兄匾獏⒖純r值。
《〈1863—1865年經(jīng)濟學手稿〉及1867年后經(jīng)濟學手稿研究?恩格斯編輯〈資本論〉工作研究》分為《1863—1865年經(jīng)濟學手稿》研究、1867以后經(jīng)濟學手稿研究、恩格斯編輯《資本論》工作研究三個部分,主要闡述和探討了馬克思這兩大部經(jīng)濟學手稿的文本研究、經(jīng)濟理論的背景、理論成就,以及恩格斯在編輯《資本論》時辨認馬克
《<1861-1863年經(jīng)濟學手稿>研究》所收錄的30篇文章主要是關于馬克思《1861-1863年經(jīng)濟學手稿》的文本演變和重要理論問題的研究。第一部分“文本研究”,主要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2部分第3卷第1冊、第2冊和第5冊前言,《1861—1863年經(jīng)濟學手稿》的二十三個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