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十三個項目,內容包括:繪制平面圖形;繪制簡單形體的三視圖;繪制和識讀基本體的投影;繪制軸測投影圖;繪制和識讀立體表面的交線;識讀和繪制組合體的投影;機件圖樣的繪制和識讀;繪制和識讀標準件、常用件;識讀和標注產品的幾何技術規(guī)范;繪制和識讀零件圖;識讀和繪制裝配圖;AutoCAD;外國機械制圖標準簡介等。
本書是以信息技術與未來機械為核心的,全面、系統(tǒng)介紹了機械工業(yè)信息化技術的內涵、基本原理和應用技術;重點闡述了新型液壓-電混合動力、自動變速、節(jié)能與安全等高新技術在工程機械中的典型應用,力求反映信息技術與機械融合的最新情況。
本書共八章,內容包括:工程材料基礎知識、常用工程材料、機械加工質量、金屬材料成形工藝、機械制造自動化、自動化制造系統(tǒng)技術方案、自動化加工設備、自動化制造的控制系統(tǒng)等。
本教材共14章,按照金屬材料的結構與性能—金屬材料組織和性能的控制—常用機械工程材料—材料的應用這一主線進行編寫的,本教材的主要內容是從機械工程的應用角度出發(fā),闡明機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論,包括材料結構,結晶過程,熱處理工藝和新的表面改性方法,了解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藝、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同時,介紹常用機械工程材
本書是與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機械常識與鉗工實訓》(第2版)配套的練習冊,與主教材同步修訂。本書按主教材的章節(jié)順序編排,包括認識機械、機械識圖基礎、機械圖樣識讀、常用機械傳動、常用工程材料、錘頭的制作、六角螺母的制作、減速器傳動軸的裝拆、線路框架管槽的安裝及配電線路的安裝等內容。所選習題貼近生產實際,題型
本書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結合微機電系統(tǒng)領域的研究成果編著而成的。全書共分為六章,分別介紹了MEMS發(fā)展歷程,MEMS理論基礎,MEMS基本工藝技術,MEMS設計技術,典型微器件與微系統(tǒng)和微測試技術。在介紹微加工工藝方面,《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微機電系統(tǒng)》結合大量工藝實例,易于學生理解,有助于提高其動
全書用18個實驗個例,介紹了氣象儀器分析實習中涉及的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相關設備和傳感器的硬件結構、工作原理、常見故障排查以及日常維護方法等。為促進學生氣象觀測技能和設備保障能力的提高,每個實驗均有明確的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和實驗作業(yè),全程指導學生的實驗全過程,以加深學生對大氣探測學相關理論和實驗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本書可供大
全書共15個項目,每個項目分成若干個模塊。這15個項目分別是機械設計概述,摩擦、磨損、潤滑和密封,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和間歇運動機構,帶傳動和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齒輪系,連接與螺旋傳動,軸,軸承,聯(lián)軸器、離合器和彈簧,機械傳動設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稒C械設計基礎》既可作為高等職業(yè)技術
本書是職業(yè)教育“工程實踐創(chuàng)新項目”應用課程系列教材之一,是“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資源轉化成果。本書以大賽項目設備為學習載體,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首先對機電項目賽項進行了介紹,然后針對所需掌握的核心技術進行講解,最后通過分解機電一體化賽項任務書設計子任務,實現(xiàn)設備的連機運行和系統(tǒng)優(yōu)化。另外,本書附有相關賽項的試題,供讀者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專業(yè)教材,全書共8章:第1章介紹液壓系統(tǒng)建模的概況、液壓系統(tǒng)設計過程、建模主要考慮的因素、數(shù)學建模的由來及建模分類、液壓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定律和液壓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等;第2章介紹液壓系統(tǒng)建模的過程和液壓基本元件建模方法;第3章介紹液壓介質的主要物理性質及其對液壓建模的影響;第4章介紹液壓系統(tǒng)數(shù)學模型